屋内环游记 001
站自来水龙头
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 006
为什么选用水来洗涤? 009
人们是如何使用肥皂泡的? 010
人们为什么要喝水? 012
水能不能把房屋炸毁? 013
固体的水 015
穿上冰鞋后为什么不能在地板上滑行? 015
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 017
第2站 炉子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取火的? 020
火柴为什么可以点着火? 022
火柴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 023
为什么水无法燃烧? 025
在炉子里燃烧过后,木柴到什么地方去了? 026
炉火旺盛的时候,为什么会呼呼作响? 029
水为什么能够灭火? 031
关于炉子的一个谜 032
第3站 餐桌和炉灶
厨房实验室 036
马铃薯是什么东西? 037
我们为什么不吃生的马铃薯? 038
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硬皮,而煮的却没有? 038
浆过的衣服为什么是硬的? 039
面包皮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039
为什么陈面包会变硬? 040
为什么面团里放上酵母就会发起来? 040
面包里的小孔是从哪里来的? 042
面包的化学史 042
为什么啤酒被打开时会咝咝作响,并且冒出泡沫? 044
汤是什么东西? 045
我们为什么要吃肉? 046
人造食物 047
盛在瓶子里的美食 050
奶为什么会变酸? 051
干酪里的小孔是从哪里来的? 052
为什么干酪放很长时间也不会变坏? 052
古代的人都吃什么东西? 053
我们喝咖啡和茶有多长时间了? 055
古时候的人用什么吃东西,怎么吃? 058
英国最早的餐叉 060
第4站 厨房锅架
七样东西七个谜 064
为什么不同的东西要用不同的材料来制成? 065
什么样的材料最坚固又最不坚固? 066
铁为什么会生锈? 067
为什么镀锡铁生锈不像普通的铁生锈那样厉害? 069
铁器是用什么做成的? 070
为什么生铁不像熟铁,熟铁不像钢? 073
会生病的纽扣 075
有没有黄色的铜? 076
除了瓦罐,还有什么东西是黏土制成的? 078
厨房里使用的瓦罐能给你什么启示? 081
第5站 碗柜
厨房瓦罐的显贵亲戚 088
瓷器究竟是谁发明出来的? 089
制造细瓷器的秘密 094
碗柜里面有没有用沙子制成的东西? 097
有没有硬的液体? 098
玻璃器皿是怎样制作的? 099
不会碎的玻璃 102
第6站 衣柜
最后一站 106
镜子的历史 107
我们的衣柜里有些什么? 112
为什么穿着皮袄能使人感觉到温暖? 112
穿三件衬衫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衫暖和? 113
有没有由空气筑成的墙壁? 114
为什么夏天穿毛呢衣服不好? 115
人为什么要穿衬衫? 115
屋内导游 118
附录
螃蟹为什么横着走路? 120
冬季为什么要把树干刷白? 121
笛树为什么会“奏乐”? 122
花盆底下为什么有个洞? 122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123
为什么焰火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124
为什么空气并不“空”? 125
为什么青铜宝剑不会生锈? 125
为什么回音壁、三音石会传声? 126
果冻为什么在常温下也不会化? 127
“数”与“数字”有什么不同? 128
为什么心跳有时快有时慢? 129
为什么人的眼睛不怕冷? 130
我的读后感 131,我国近些年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考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更是提倡学生大量阅读世界文学经典,每个年级的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分别列出了对应学生水平的阅读书目,供师生在课堂上阅读交流,真正做到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全面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会阅读,提高自主阅读、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解决读什么书,怎么读等困扰广大师生、家长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策划了这套“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系列图书,依据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选择书目,达到与教材、教学的无缝衔接。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众多名师共同研究新教材,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制定了阅读方案,通过各种栏目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理解名著,以期让学生得到更丰厚的收获,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信这样一套紧扣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品质图书,定会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我们时常忙着探索远方的世界,而忽略了身边的谜题。生活中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想要解释清楚却不容易。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正是从身边的日常出发,带领读者去探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屋子。该书翻译巧妙生动,凸显了原著的闪光点,文字风格贴合中文的阅读习惯,集趣味性、故事性和科学性于一体,为读者解答了那些不容易在寻常科普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 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我们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可以达到十几桶。然而,在15、16世纪时,就连巴黎这样比较发达的城市,居民每天也只能用一桶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连洗澡都是一件很好品质的事情,又有多少水可以供人们洗衣服和打扫房间呢? 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自来水,只是在一些条件稍微好一点儿的广场上有水井,人们只能拿着桶到广场上的水井旁,把水用桶吊上来。现在,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还在采用这样的方法。只是,在这样的水井里常常会发现死猫和死老鼠,很好不卫生。 在古代,人们不仅缺水,同时也缺乏清洁观念。人们每天都要洗漱的习惯近年来才开始养成。 大约在300年前,即便是国王也不可能每天都洗漱。在法国国王无比奢华的寝宫中,你可以找到一张很好大的床,大到什么地步呢?如果没有一种特别的工具——“铺床棍”来帮忙的话,简直就没法铺床;你可以在四根镀金的柱子上找到一顶华丽的幔帐,那就如同一座小型的神殿一样;你还可以找到昂贵的地毯,威尼斯产的镜子以及做工精良的时钟……但是,不管你在这里如何寻找,你都无法找到一个洗脸盆。 每天早晨,仆从都会递给国王一块湿毛巾,国王就是用这块湿毛巾来擦拭脸和手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样的清洁方式已经足够了。 当时生活在莫斯科的人们是比较爱清洁的。有外国人来到莫斯科,看到这里的人经常到澡堂子洗澡便觉得很奇怪。柯林斯医生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在这里,澡堂是一种必须存在的场所,而且能带来很多的收益,因为宗教信仰要求俄国人必须去洗澡。在生着炉子的冬天,他们常常会洗冷水澡。还有的人会从澡堂里跑出来,光着身子在雪地里打个滚儿,然后再跑回澡堂里面去。” 可是,我们再回到巴黎去看一看,那里的人一个月只换一两次衣服。在那个时代,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衣服干不干净,而是袖口上的花边名不名贵,胸襟上的绣花漂不漂亮。到了晚上,人们会把所有衣服都脱掉,然后光着身子人睡。 直到大约200年前,人们才开始勤换衣服。 人们开始使用手帕的时间也不是很久,距今不过二三百年。优选开始使用手帕的也是极少数的一些人,很多王室贵族认为手帕并不是必需品。其实,他们在床上挂上华丽的幔帐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挡住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虫子——即便是在王宫里,也会有很多臭虫。因此在一些古代的宫殿里,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用来遮挡臭虫的大伞。 但其实幔帐对防臭虫并没有什么作用,相反,在这些幔帐的褶皱里,臭虫会过得更加舒服。 城市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下水道。在巴黎,人们都是直接把脏水从窗户泼到街道上的。在街道中心挖一条深沟,脏水可以直接流到沟里。人们在经过这条脏水沟时,都会紧贴着墙根,强忍着脏水沟里散发的难闻的味道快速走过。 即使相对爱干净的莫斯科也是如此。1867年,当莫斯科准备铺设煤气管道的时候,人们在地底下发现了15、16世纪时铺就的木质街面的遗迹。人们能看到,在很古老的街面上积着0.711米(1俄尺)厚的一层污泥,而再往上的一层木质街面——这是距离现在比较近的,上面也有一层污泥。 这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为什么会比现在的人更容易生病了。那时候,没有人知道哪里脏,脏的地方容易流行疫病。曾经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整个城市由于可怕的疫病(鼠疫或天花)无法得到控制而很终变成了无人居住的空城。以当时的卫生医疗条件,只有一半的孩子可以活到10岁。那时候,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很多穷苦人由于天花和麻风病而被毁容的现象。 我们现在想想,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比那时候的人更加健康强壮呢?那就是自来水、肥皂和干净的衣服。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