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贾宝玉降人世
林黛玉进贾府
第二回 贾雨村乱判案
贾宝玉游幻境
第三回 刘姥姥初进贾府
王熙凤惩治焦大
第四回 贾宝玉巧识金锁
林黛玉回 家省亲
第五回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六回 宝玉初试才学
元妃回府省亲
第七回 意绵绵玉生香
听曲文悟禅机
第八回 读西厢妙词通戏语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九回 撕扇子千金一笑
诉衷肠宝玉心迷
第十回 宝玉不肖遭打
黛玉题诗绢帕
第十一回 秋爽斋初立海棠社
刘姥姥再进荣国府
第十二回 群芳荟集大观园
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十三回 史太君元宵开夜宴
贾探春协理荣国府
第十四回 紫鹃暗试宝玉
凤姐借刀杀人
第十五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
第十六回 老太君中秋开夜宴
俏晴雯抱屈夭风流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读作“zhān”),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目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回 贾宝玉降人世林黛玉进贾府 话说远古的时候,女娲氏为了补天,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等天补好了,还剩下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与普通石头不一样,它有灵性。一天,正当它哀叹自己没有补天才能的时候,从远处走来了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两人坐在石边谈论红尘中的荣华富贵。 这石头听了,动了凡心,央求两位仙师将自己带到凡间享受几年。两人答应了,那和尚便念起咒语,将这块大石头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托在掌上,飘然而去。 所有故事都从这块石头开始。(∥巧妙过渡:简洁的一句话既交代了“宝玉”的不凡来历,又起到了过渡作用,将读者从幻境带到现实中来) 话说京城中有一个姓贾的大家族,其府邸分为宁国府和荣国府两个大宅院。荣国府的二老爷名叫贾政,他的夫人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生下来就特别奇怪,嘴里含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于是贾政就给这个男孩取名为贾宝玉。 贾家上下都为这个男孩的与众不同而赞叹不已。他们都认为这个孩子长大了一定有出息,尤其是他的祖母——宁、荣二府中辈分很高的贾母,更是把他视为心肝宝贝。 古时候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当孩子过周岁生日的时候,要在他面前摆上一些东西,然后让孩子去抓,由孩子抓到的东西可判断出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没有出息,等等,民间称为“抓周”。贾宝玉也接受了这样的测试,但测试之后,他的父亲气得要死。 原来宝玉抓的全都是女孩用的脂粉钗环之类的东西。望子成龙的贾政很好生气,从那以后,就不大喜欢宝玉了。好在贾母还是把宝玉看得像命根子似的。宝玉长大一些后,越发眉清目秀,聪明活泼,整个贾府的孩子没一个比得上他。 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有一个妹妹名叫贾敏,嫁给了苏州人林如海。林如海也出身于官宦人家、书香门第,他自己更是中过探花,现在在扬州当巡盐御史。林如海和贾敏曾经有过一个儿子,但是后来不幸夭折。他们的女儿林黛玉出生后,夫妻俩很疼爱她。 这黛玉长相秀美,十分聪慧,不是一般女子能比的。林如海把林黛玉当作男孩子来养,请了一个叫贾雨村的读书人做她的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认字。后来,贾敏不幸生病去世,林黛玉年幼体弱,加上丧母之痛,所以也生起病来,暂时不上学了。 林黛玉的外祖母贾母得知女儿病亡,很好悲伤,心中就思念起外孙女来,可怜她孤苦伶仃无人照管,就产生了接林黛玉进京的念头。贾母曾几次派人去接林黛玉,等林黛玉病愈,林如海就决定让贾雨村送女儿进京。林黛玉本不愿离开父亲,但由于外祖母催得紧,加上父亲对她说:“我现在年纪大了,你体弱多病,上无母亲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幸好你外祖母有心接你去做伴,我也就安心了。”林黛玉只好洒泪告别父亲,跟随奶娘和荣府的几个老妇人,在贾雨村的护送下,坐船来到京城。 京城的贾家门第显赫,林黛玉的大舅父贾赦是一等将军,二舅父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他们的府邸荣国府和另一房的宁国府几乎占据了大半条街。贾雨村听说贾家很有权势,就希望借机为自己谋划一下前程。 林黛玉一行人平安到达京都。黛玉早就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唯恐招人耻笑。(∥行为描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举动,可以看出黛玉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也符合她寄人篱下的处境)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