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谜语基础知识
(一)谜语的起源
(二)谜语的结构
(三)谜语的体裁
二、制作谜语的技巧
(一)熟悉制谜步骤
(二)掌握制谜方法
(三)遵循制谜规则
三、猜射谜语的技巧
(一)解析制谜规则
(二)掌握解谜方法
(三)应用联想技巧
四、组织猜谜活动
(一)猜谜活动的意义
……,谜语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人民群众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精炼、生动、形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来自生活,富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它蕴含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知识,能启迪人的智慧,寓教于乐;它是一种集艺术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谜语基础知识
谜语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人民群众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精炼、生动、形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来自生活,富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它蕴含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知识,能启迪人的智慧,寓教于乐;它是一种集艺术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谜语的起源
谜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现今的体系格局。
远古时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地表达思想,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方式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是谜语的萌芽。
有文字记载的所谓“曲折隐喻”的语言现象,很早出现在黄帝时代《弹歌》诗里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隐示人们制作弹弓、猎杀野兽的情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称,叫“度辞”和“隐语”。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意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南朝齐梁间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
战国后期出现了赋体隐语,其中以荀子的《附论篇》拥有代表性,已基本具备了民间谜语中赋体谜的特征。
到了汉代又出现了射履活动,就是把东西放在器物下面让人猜。现在,我们有时候还把猜谜语叫做“射履”或“射”,应该是源于此。
谜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一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在宋代谜语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专业谜语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中华谜语从此开创了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
元明两朝,谜语仍盛行不衰。蒙古族人也爱玩谜语。明朝还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其中有冯梦龙的《黄山谜》,黄周星的《度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文虎》等。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谜语进入成熟期,文义谜更是大行其道。人们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句面,崇尚以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谜材也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扩展到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扩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制作和普及。
到了今天,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又获得新的生命。全国各地的猜谜活动蓬勃发展,各地的文化馆、俱乐部都成立了群众性的猜谜组织,不少地区还成立了谜语爱好者协会。谜语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谜语真正成为了扎根群众的艳丽花朵。
(二)谜语的结构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
1.谜面
谜面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制谜者提出的问题或列出的题目。谜面通常用文字列出,故意把真正要说的事或物或文藏匿起来,尽力弄巧,设置难度,让人费神猜测,以增加疑难和趣味性。
谜面通常由简洁精炼而富于形象的诗词、警句、短语、词、字等组成。还有一些谜语的谜面不是文字,而是由图形、实物、符号、数字、字母、印章、音像、动作等组成。不论谜面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
P2-4,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