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生死交锋
石块垒着石块;人啊,你在哪里?
空气接着空气;人啊,你在哪里?
时间连着时间;人啊,你在哪里?
第二章 站起来!
那里有悲痛与毁灭,
而你是奇迹。
第三章 昂起倔强的头颅
它在人生境遇坏之时降临,
却带我往好的方向走。
第四章 少有人走的路
你在歌唱时仍然开花,
你在激流中仍然破碎。
第五章 没有双臂依然可以拥抱世界
生命如此丰富,
以致花朵枯萎而且充满哀伤。
第六章 追爱――至少你还有我
为什么整个爱情突然降临,
正当我悲伤,感到你在远方?
第七章 等你的短发长过了肩
如若我哭泣着醒来,
那是因为梦见自己是迷路的孩子。
第八章 我是半个Iron Man(钢铁侠)
这就是我的命运,
我的渴望在它上面航行。
第九章 洋娃为什么要做“假先生”
你在时间中复活,
纤瘦而沉默。
第十章 家,世界上重要的地方
我要我所爱的人继续活着;
我爱过你,歌唱过你,超过一切,
因此,你得继续绚丽地如花开放!
附录 汶川十年伤残者奋斗群像
后记 为了成长的纪念,张凡,《小康》杂志副总编、作家,与师永刚一起合著多本畅销书:《自述:1887-1975(上、下卷)》《与宋美龄:民国家庭传奇》《样板戏史记》《首败:改变亚洲格局的甲午海战》等。,十年,汶川重建起的,不仅是崭新的城镇,更有不屈的灵魂。本书的价值正在于此。——张 洁(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那年,我们在汶川目睹坍塌校舍惨烈现场,痛感我们无论怎么保护孩子都不为过。今天,张凡、圣中耗时多年记录灾区孩子如何一步步走出废墟,令人宽慰。——邓飞(《凤凰周刊》编委、免费午餐发起人)命运折断了你的翅膀,但是你却飞得更高、更远……——舒泰峰(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原主笔、财经杂志原资历记者)我的地震报道做了两个月,一直到不得不撤出,而圣中、张凡他们做了十年。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不单是记录者,而是和书中那些闪亮的灵魂一样是重建者。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站到重建者的行列里来。——张悦(Figure创始人,《人物》原主编、《南方周末》原记者)苦难照亮人性,时间治愈一切。——何雄飞(《新周刊》副主编)地震十周年,愿受伤的心,能转化为生命的动力、爱与感恩。——韩永(《中国新闻周刊》编委、时政部主任)十年了,那些人那些事不应该消失在时间里。现在看到他们站起来工作、生活,面带微笑,我觉得我应该和他们一样,记住并传递这样的生命态度,无论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苦难,生而为人,都要坚强,并创造生命的荣光。——周龙(《光明日报》原评论部副主任)2008年6月1日,我带着“绿丝带”活动近期新一批救助物资去到四川,有一站是成都军区总医院,很难忘记却又不忍回顾这天,我在儿童病房直面几十个地震致伤残的孩子,那种剐心的疼,这辈子都不可磨灭,更不想再亲历一丝一毫。临别时,孩子一句“谢谢叔叔来看我,我会好起来的”,是我听过不错大的话语,鼓舞了我很多年,如长明之灯至今不熄。十年,弹指。你们一定逆风刚毅着吧!愿你们这一生平安!——小浪(新浪微博副总经理&社会责任总监),1、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全记录。资历记者10年跟踪采访5·12汶川特大地震60余名幸存下来但高位截肢的特殊群体,将他们置入整个汶川地震这个庞大的灾难现场来考量,再现这些孩子10年成长的历程,真实反映他们的爱与怕,伤害与救治,奋斗与爱情,分享他们生活的点滴,见证他们的成功和幸福。如今这些伤残孩子又处于人生的新节点,学习深造、毕业求职、谈婚论嫁……命运多舛的他们又将面对怎样的磨难? 2、奋进的青春别样红。这些从废墟中爬出来的折断翅膀的孩子,在破碎中成长,在残缺中美丽,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疼痛,战胜自我,成就自我:考入品牌大学、自己创业、成为很好的运动员或演员、回家乡做公务员回报社会……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些孩子坚强得让健全人心疼又汗颜,他们充分彰显了人类的意志韧性、人性的善意和光辉,树立了新时代青年充满正能量的新标杆。3、铭记与感恩。这群孩子的奋斗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爱与关怀,那些成长路上无数人的出手相助,那些不求回报的善与爱,正是让这些孩子们得以在坎坷的青春路上逐渐成长的保证。那些在黑暗中用残损的手掌挖掘的人,那些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各方救灾人员和组工干部,十年来默默为所有伤残者免费救治、安装义肢的爱心团体、家庭、个人,细心呵护、付出辛劳的医疗人员,重建美好校园的援建者……正是他们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感恩。4、百名资历记者联袂推荐、祈福。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画报》《新周刊》《新世纪周刊》《大公报》、新浪等上百名当年震后靠前时间奔赴现场报道的记者,十年来持续关注灾区重建、地震致伤致残的孩子们。地震十周年,他们共同为这群孩子祈福:愿受伤的心,能转化为生命的动力、爱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