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7)

价格 31.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前言
辗转关东武开秦
细述秦赵争霸中的军事地理学
战神的竞技场
拜占庭统军帝王传
罗马的噩梦
汉尼拔
,指文烽火编委会编著的《战争事典》是指文图书倾力打造的战争、历史类综合MOOK读物,众多资历历史、战史作家加盟,追求品位至上。其编辑方针是“四精”,即精品、精细、精美、精深。《战争事典》奉行给读者带来细节、新意和趣味的原则,用精美的图文编排和优美的文字内容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对每篇文章不惜成本、不惜篇幅、不惜代价,让读者获得优选的阅读体验。,    随着周室无可挽回的衰微,越来越多的诸侯都表现出对天子不逊、对《周礼》不遵的言行。他们同时意识到:要想给自己愈加猖狂的僭越言行进行美化粉饰,很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新的治世理论来取代旧制。强势诸侯和世卿们希望看到符合自身政治需求的新社会价值理论被提出和完善,并让这套凌驾于周礼之上的新道德标准为自己贬抑周天子、实现帝业的雄心提供理论依据。但大家都还遮遮掩掩,扭捏作态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用今天普通人都很熟悉的一个事物为例加以形容——诸侯就是某个行业里占有市场份额优势的少数几家大生产商,天子就是商务部的平庸官僚,《周礼》就是反垄断法,因为后两者的存在,前者无法吞并所有的小生产商,他只能在行业委员会里给自己树立一个领导市场的地位,还要施舍给小生产商一点小恩小惠,以此做样子给有关部门看,表示自己不会独占市场触犯反垄断法……
    在这里就产生一个有意思的题外话:为什么春秋末年,已过天命之年的孔子与众弟子周游列国,却始终不得志?就因为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孔丘强调仁爱、重德,反对苛政,还总是感叹“礼崩乐坏”,呼吁恢复《周礼》古法。他鼓吹的这套理论虽然把他自己塑造成了道德模范,却与当时列国国君的政治诉求背道而驰,在强国没有市场。因此,孔子在周游过程中,受到所至各国客气却冷淡的对待,他的主张始终推销不出去。套在上面的这个例子里,孔老夫子后半生做的事,就是到各大生产商家里去工作,让他们积极响应有关部门的号召,深入贯彻学习反垄断法。商家们对这位不请自来的普法宣传员表面上都很客气,但心里巴不得他赶紧抹屁股走人。
    公元前493年,也就是孔丘和他的弟子正“累累若丧家之犬”周游列国时,已经衰微无力的周室又发生“单氏取周”――远枝的姬姓单氏取代了近枝的姬姓刘氏。“单氏取周”及之后东周王室的分裂,给各强大的诸侯国甩开周天子提供了人为的便利条件。到了战国,变革的关键点出现了,以李悝在魏国推行的变法为标志,《周礼》正式被法家改革者废弃,不讲礼改讲法了。战国中后期,又发生“五国相王”和秦、齐两国的短暂称帝事件,诸侯们有效抛弃了周天子的。法家很先在魏国推行的变法随后又被秦、楚等国纷纷效仿,很终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改革趋势。
    既然道德标准和社会价值体系发生剧变,国家的外交和国防策略也要跟着一起改天换地。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推行,必然会促使外交方针、军事谋略、军备建设和战争方式也发生变革。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强国的政治诉求,已经从春秋时代追求在诸侯中建立盟主地位的“称霸”,变成了战国时代直接武力吞并他国的“争天下”。战国时代的国家为了适应弱肉强食的险恶环境,必须要政、军配合,进行国家资源的开发、调配(由社会变法家完成),军队的编制、战争的决策(由军事改革家完成),这点成为战国时代很明显的国家特征。
    春秋时以孙子为代表的军事家,基本还只停留在兵谋的层次上,国谋和兵谋混沌不清。到了战国初年,“兵圣”吴起建立起更加前卫的军事理论,国家内外有养民驭兵之分,对外有战略战术之分,各自还有谋、韬、交、兵之细分,国家战略上的“国谋”和具体战争中军队调动部署的“兵势”进行区别和配合……中国至晚从战国初期,对战略和战术就有明确区分的研究总结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严密成熟的理论。这一整套的系统理论,也为后代兵家奉为经典。
    战国时代靠前次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出现在优选程度上继承了晋国衣钵的魏国,其中原委绝不是偶然的。三晋皆出身于晋国的世袭世卿,他们的存活得益于《周礼》规制下的分封制,这是尊奉《周礼》的行为;他们的壮大得益于他们敢以下犯上,这又是忤逆周礼的行为。黑白通吃,用强硬手腕扭曲道德标准,因此,三晋能更深刻地意识到分封制对集权制的悖逆,认清享有封地的世袭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寄生弊祸。发生在晋国靠前持续两个多世纪的这场世卿争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战国诸侯兼并与争雄的一次小型彩排——晋国的解体,是春秋走向战国整个历程的缩影。
    相比位置偏远的赵国,魏国地处中原,易于吸引人才;相比国土有限的韩国,魏国的强大国力便于给人才提供优厚待遇和施展平台。因故,我们可以看到魏国在实施变法的过程中,代表人物用亲自实践和总结成明文条律的方式,将抽象的思想苗头变成摆在眼前的既定事实。文治有李悝废除世卿世禄制,著《法经》,用成文的律法严苛治国,以条例来管理运作国家的行政与经济运行;武功有吴起与诸侯历七十六战而不败,被后世视为与孙武并重的一代兵圣,让后世历代兵家有“孙吴在世”的美赞。
    在中国文化目前,春秋战国还是成语典故的主要产生时期,诸多脍炙人口的风趣故事就在此时定型并流传后世,这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重视人才有很大的关系。战国七雄的每个国家几乎都曾出现过摆出谦卑恭敬的姿态招纳天下人才,以图实现强国目的的贤君。
    在中国历目前,由贵族门阀势力把持政局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直到北宋建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后,才实现寒门与朱门在同一体制下入仕为官相对平等的晋身机制。但是上溯干余年,从春秋战国流传下来的这些成语典故中,就能让人挑拣出一大堆从门客、游侠、农户、刑徒,甚至战俘和奴隶身份出将入相的千古名臣,其中不少人和他们的事迹还名彪青史。受国与国之间战略竞争的影响,各国都对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导致阀阅观念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不拘一格降人才”得以部分实现。当时社会风气既有强调“世家”的贵族文化,也有“英雄不问出处”的草莽文化,重视门第的唯出身论和重视才干的不唯出身论并行于世,里面既有新旧势力之间的激烈对抗,也有贵贱阶层之间的相互利用。P10-11
    ,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