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研究方法
一、抽样设计
二、问卷设计
三、分析方法
四、加权说明
第三章中国广电新闻从业者的构成
一、性别构成
二、年龄构成
三、职位分布
四、职称分布
五、从业年龄
第四章中国广电新闻从业者背景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
二、学科背景构成
三、婚姻状况
四、父母的职业背景
第五章中国广电新闻从业者从业现状
一、记者证的持有情况
1.职位与记者证拥有情况
2.年龄与记者证拥有情况
3.职称与记者证拥有情况
4.地区与记者证拥有情况
5.学历与记者证拥有情况
6.新闻传播学学科背景与记者证拥有情况
二、主要的报道职责
1.年龄与报道职责
2.职位与报道职责
3.职称与报道职责
三、每周工作强度
1.工作时长
2.每周发稿数量
3.每周参加新闻选题会的频率
四、职业流动状况
1.性别与职业流动
2.职位与职业流动
五、职业压力
1.性别与职业压力
2.从业年龄与职业压力
3.年龄与职业压力
4.职称与职业压力
六、职业满意度
1.性别与职业满意度
2.是否持有记者证与职业满意度
3.从业年龄与职业满意度
4.年龄与职业满意度
5.职称与职业满意度
七、收入差异
1.年龄、职称、学历、播出机构行政级别与收入
2.地区与收入
3.职位与收入
第六章中国广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
一、对新闻工作的忠诚度
1.五年后继续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的意愿
2.是否将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
二、主要新闻来源及其可靠性评价
1.信源类型分类
2.是否持有记者证对不同信源的信任度差异
3.从业年龄对不同信源的信任度差异
4.学历对不同信源的信任度差异
三、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1.是否持有记者证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
2.学科背景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
四、新闻工作中可能的影响因素
1.性别与工作影响因素
2.是否持有记者证与工作影响因素
3.职称与工作影响因素
4.学历与工作影响因素
5.学科背景与工作影响因素
五、影响新闻报道的因素的变化
六、新闻从业者自身因素的变化
1.年龄与从业者自身因素变化
2.学历与从业者自身因素变化
七、报道的自主性
第七章中国广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观
一、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认知
1.年龄与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2.学科背景与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一、新闻工作应承担的角色
1.是否持有记者证与新闻工作角色认知
2.从业年龄与新闻工作角色认知
3.年龄与新闻工作角色认知
4.职称与新闻工作角色认知
5.学历与新闻工作角色认知
三、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道德选择
第八章中国广电新闻从业者文化消费习惯
一、网络行为
1.上网时长
2.网络用途
3.国外新闻网站、社交软件及翻墙软件的使用
一、阅读行为
三、业余生活
1.健身
2.外出聚餐
3.观看演出
4.影院观影
附录,丁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副院长,国家话语研究会视觉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为传播研究方法、传媒市场调查、传播统计学、准确新闻学、社会心理测量等。
缑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传播学专业传播研究方法方向。
董光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传播学专业传播研究方法方向。,《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的阶段性成果,在详细描述当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队伍个体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闻从业者目前的工作流动性、职业意识、职业压力、伦理道德、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现实状况,在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中界定了中国广电记者群体的新特质,并对开展相关研究,尤其是如何全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供了可靠的学理支撑。,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