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

价格 38.5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关于《[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1
中文版序言/1
再版序言/1
序章 作为文明的资本概念与自由时间/1
一、大英帝国构筑的世界秩序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2
二、“资本一般”与资本周转一积累论/9
三、经济学批判的古典/15
1.《大纲》作为对斯密经济学的批判/15
2.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大纲》的体系构成/21
四、自由时间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主题/27

章 探询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研究/30
一、个人一般与生产一般——意识形态的经济学批判/30
二、物质代谢过程与资本一般/41
三、经济学的方法和体系/55

第二章 对于货币的产生和历史的把握——“货币章”研究/69
一、“货币章”的体系和特征——斯密货币一商品论的颠倒/69
二、货币转化论和人类史/71
1.向货币的转化/71
2.货币关系和人类史——“依赖关系”史论/84
3.“时间的经济”——《大纲》的主题提示/94
三、货币循环与货币产生史/98
四、货币向资本的过渡——货币自我解体的矛盾/114

第三章 资本概念的发生史——“资本章”研究(1)/123
一、“资本一般性”的体系与特征/123
二、资本与劳动的交换/126
1.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126
2.资本与劳动的交换/132
三、资本的生产过程/139
1.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亚里士多德原因论与马克思/139
2.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和性质/146
3.相对剩余价值论的确立——李嘉图批判/154
4.对劳动两重机能的把握——经济学批判的转折点/165
四、货币资本循环和资本概念的产生史/172
1.资本的文明化作用和限制的设定——实现问题与蒲鲁东批判/172
2.占有规律的转化与资本的一般性形成——“异化的劳动”的经济学批判/188
五、共同体和本源性积累——货币资本循环论中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论/206
1.资本关系的本源性诸前提/206
2.所有的本源性规定/215
3.共同体的三种形态/219
4.征服战争和不自由劳动/227
5.原始积累的先行过程/231
6.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245

第四章 资本的周转=积累过程——“资本章”研究(2)/255
一、“资本特殊化”的体系和特征/255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和资本时间的缩短——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一般性”规定/258
三、资本的周转和资本区分——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特殊化”规定/269
四、资本的周转和再生产——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个别性”规定/280
五、周转循环和经济危机/290

第五章 资本和利润——“资本章”的研究(3)/298
一、“资本个别性”的体系及特征/298
二、资本与利润——根据与被提供根据/300
三、作为再生产基金的利润/305
四、利润率下降倾向及其阻止的界限/309
终章 作为文明的资本的历史使命/320
附录《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与黑格尔《逻辑学》/331
1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导言”与《逻辑学》概念论/331
1.价值和资本的“意识”之《逻辑学》——应该如何阅读经济学与哲学/331
2.个人一般、生产一般、社会一般和“生命、生命过程、类”/335
3.“生产一般”的经济学批判/343
4.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与“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单纯事物”、“分类”/346
5.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和“绝对理念”/358
2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货币章”与《逻辑学》存在(有)论/359
1.产品、商品、货币和“同一、差别、对立、矛盾”/359
2.商品的二要素和“相等性、不相等性”/362
3.商品所有者和“自为存在的观念性”/365
4.商品的价格和“定量”/368
5.价值形态一交换过程和“一与多”/370
6.流通手段和“尺度”/382
7.贮藏货币和“自我消灭的矛盾”/385
3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章”与《逻辑学》本质论(1)——“工资本的一般性”/391
1.货币向资本的过渡和“建立的反思”/391
2.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和“形式、实体、质料、内容”/398
3.作为一般实体的劳动能力和“实体性关系”/408
4.资本的构成部分和“全体与部分”/411
5.作为资本的力的表现与“力和力的表现”/415
6.剩余资本和“现实态”/417
7.两个规律的转变和“绝对必然性”/425
8.资本关系的再生产和“因果性”/430
9.原始积累论、自由时间论和黑格尔循环体系批判(1)/431
4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章”与《逻辑学》本质论(2)——“2资本的特殊化”/434
1.“资本的特殊化”的三个区分和“判断”/434
2.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一般性”规定与“直言判断”/438
3.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特殊化”规定和“假言判断”/441
4.流动资本及固定资本的“属性”与“力和力的表现”/445
5.占有规律的转变和“因果性”/448
6.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个别性”规定与“选言判断”/450
7.原始积累论、自由时间论和黑格尔圆环体系批判(2)/453
5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章”与《逻辑学》本质论(3)——“3资本的个别性”/456
1.利润论和“推论”/456
2.资本-利润和“建立的反思”、“根据”、“同一”、“差别”/458
3.一样地生产性的东西和“整体和部分”、“力和力的表现”/461
4.生产一分配形态和“因果性”/463
5.原始积累论、自由时间论和黑格尔圆环体系批判(3)/465
后记/471
译后记/475 ,“日本马思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马思主义流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如果说马思主义研究可分为“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这样两个方面的话,由于远离苏联意识形态的控制,日本对马思主义的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相对自由,更接近马思恩格斯本人著作的原貌,其成果毫不逊色于掌握着原始手稿解释权的“苏联东欧马思主义”;在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上,由于日本属于东方,它对马思理论的吸收和应用明显不同于“西方马思主义”,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正是因为“日本马思主义”具备这样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个与“西方马思主义”、“苏联东欧马思主义”和“中国的马思主义”同等级别的范畴。在这里,我想对日本马思主义的形成和特点,以及我国译介日本马思主义的现状和意义作些说明,争取尽快在我国确立起一个日本马思主义范畴。 ,    商业资本和国家权力去打开市场,通过产业自身的力量就开拓了靠前市场和世界市场。商品经济渗透到靠前和世界的各个角落,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传布到世界各地。
    马思注意到了这种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开始改变他在二月革命之前对资本主义的理解。马思对“饥饿的40年代”进行的经济学批判集中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在这个著作中提出了商品论-货币论-转化论-剩余价值论-积累论这一经济学批判的基本体系,并成为其后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但是,马思在这个著作中对资本主义活力的评价过低和过窄。亦即他认为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增加,雇佣的机会不断减少,使劳动者竞相寻找雇佣机会,导致他们不得不接受低工资。同时,有效需求不断减少,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到来,那个时候就是革命的机会。可是,进入50年代,以伦敦为据点,马思看到资本主义的力量比预料中深厚得多。劳动生产性提高带来的多余资本转向其他部门,特别是向生产资料部门移动,用于生产具有更高生产力的机械,其成果又被消费部门吸收。由此,资本的产业结构不断向更多的部门分化,并把这些部门纳入到再生产的结构中来。再生产结构的发展不仅把靠前市场,而且把世界市场也卷入其中。这就是目睹了英国资本主义这一实质性的发展,在开始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并进行深刻研究的过程中马思对资本主义的印象。
    而且,面对50年代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态势,包括马思在内的欧洲革命派还没有尽快对1848年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1849年世界靠前次产业博览会就已经在筹划之中。
    ……,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