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序章马克思主义以后的马克思
一、后现代主义的终结与社会科学的新的萌芽
二、第二次科学革命与马克思观的重新建构
三、遗留问题
A.从“受苦者的联合”到共同体的重构
B.社会系统论与价值体系的转换
C.展望:逐步转换世界观
章 黑格尔观的旧层和新层
一、市民社会观中的德国和英国
二、《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结构
三、私有财产的历史类型
展望:早期马克思眼中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第二章 市民社会的原子论的认识以及对它的克服
一、黑格尔市民社会的两面性
A.作为伦理精神分裂态的市民社会和国家对它的扬弃
B.对市民社会的能动性及其经济学的认识
二、对市民社会进行批判的先驱:恩格斯和赫斯
A.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思想圈
B.赫斯“论货币的本质”及其周边
a.对市民社会面临灾难论的认识
b.德国社会主义运动论
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神圣家族》
A.费尔巴哈的经验论和自然主义
a.作为受苦者的人类
b.《基督教的本质》和对宗教的合理化的批判
c.经验论社会认识和类概念
d.自然主义和历史的空间的相对化
B.从《德法年鉴》到《神圣家族》
a.市民社会的犹太教的性质
b.对经验论唯物主义的接受和市民社会认识的转换
补论:关于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方法论的意义
第三章 《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的方法论的展开
一、关于《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难题
二、最初的经济学研究和地产的历史形态
三、“异化劳动的逻辑”及其破绽
A.预备考察
B.规定=产品的异化
C.第二规定=劳动者的自我异化
D.第三规定=类的异化
补论:关于费尔巴哈批判的现状
E.第四规定=阶级的异化
F.成果和课题
第四章 《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手稿的成立
一、罗扬论文的意义和局限
二、宗教改革思想和国民经济学的历史同根性
三、从日常生活的批判到经济学批判
四、费尔巴哈的感性论和人类存在的自然本质
五、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国民经济学的历史同根性
六、从“自我意识的厌倦”到“受苦者的目光”
结论从“第三手稿”中看到的“后期马克思”
一、受苦者的目光及其消失
二、本雅明的“思想遗书”和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后记
译后记,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研究可分为“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这样两个方面的话,由于远离苏联意识形态的控制,日本对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相对自由,更接近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著作的原貌,其成果毫不逊色于掌握着原始手稿解释权的“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在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上,由于日本属于东方,它对马克思理论的吸收和应用明显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正是因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具备这样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个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等级别的范畴。在这里,我想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特点,以及我国译介日本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和意义作些说明,争取尽快在我国确立起一个日本马克思主义范畴。, 关于这个时候的马克思的认识,应该说与其指出这样的长处,不如指出已经论述过的短处更为重要。众所周知,犹太人在丧失了作为共同体成员或者本来的市民资格之后,一直以双重剥削的共同体之间的商业或者高利贷作为经济上的存在基础。因此,撰写《资本论》时的马克思与“居住在波兰社会的气孔中的犹太人”那样的本来的商业民族的情况明确地加以区分,确认对于商品生产者的社会来说很合适的宗教形态是“新教及其理神论”的形态中的基督教,将“礼拜抽象人类的基督教”的合理性认可为适合于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规定意义的市民社会的宗教意识。①不过,在撰写《论犹太人问题》的这个时候,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经营共同体之间的商业的前期资本的活动基础和商品生产社会的区别,由于强调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共通性而不是差异面,所以关于西欧近代的精神的基础的认识也依然处于对焦不准的状态之中。在说到西欧近代的精神基础的情况下,在那里首先是宗教改革期的新教的思想运动作为划时代的事件浮现出来。这个时候的马克思与撰写《资本论》的时候不同,还未能将在西欧近代的历史形成中所占的宗教改革的意义作为他的历史认识的一环而明确地纳入。正如反复指出过的那样,在马克思那里,宗教改革作为与市民社会的历史的形成相关的东西明确成像是在《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手稿的开头的“私有财产和劳动”的项之中。
但是,对于早期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仅仅切合其理论内容来把握是不充分的。作为这个时候的马克思主要从消极面来考察市民社会的背景,是因为他通过编辑《莱茵报》而面临了对德国现状进行批判这样的实践课题。在《德法年鉴》上刊登的另外一篇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可以说是直接地表达了马克思的这种实践的问题意识的斗争宣言书。
……,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