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义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政治哲学话语

价格 37.9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5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导论1
一、古代政治哲学的主题3
二、近代政治正义的演进逻辑6
三、马克思政治正义的理论构架9
章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柏拉图正义论15
一、柏拉图正义论的社会背景16
二、柏拉图对各方正义观点的否定20
三、柏拉图对于理想正义理论的构建22
四、柏拉图的乌托邦式正义论24
第二章自然权利在近代欧洲政治自由主义形成中的作用27
一、自然权利的历史渊源28
二、古代政治哲学的终结31
三、近代欧洲政治自由主义的形成34
第三章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的方法论37
一、作为政治知识的方法论38
二、作为政治判断的方法论41
三、作为政治科学的博弈论43
第四章苏格兰启蒙学派的人性论与社会秩序建构逻辑47
一、休谟以情感为基础的人性预设48
二、斯密以私人利益促进社会公益的逻辑52
三、社会契约论视野之外的政治自由主义55
第五章启蒙:政治哲学的解读59
一、启蒙:公开运用人的理性来设计实践60
二、启蒙时期的政治理性62
三、政治哲学视域中启蒙时期政治理性的价值66
第六章启蒙时代的正义观与罗尔斯的正义论之比较69
一、启蒙时期的正义思想70
二、罗尔斯的《正义论》的主要思想71
三、启蒙思想家与罗尔斯关于正义的共同话语73
四、启蒙时期正义观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分野74
第七章柏克政治哲学思想举要77
一、法国大革命的率先反对者79
二、崇尚传统秩序的积极倡导者81
三、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糅合者83
第八章贡斯当的自由观辨析87
一、两种自由观之比较88
二、反思法国大革命的自由91
三、在政治自由中积极捍卫个人自由94
第九章托克维尔的自由民主政治哲学97
一、民主的社会状态98
二、民主与自由的博弈101
三、在推进民主进程中保障自由104
第十章阿克顿的自由思想述评109
一、自由本身就是最高的政治目的110
二、限制权力以保护自由113
三、自由是人类良知的守望者116
第十一章黑格尔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119
一、批判自由主义的理论根基——自然权利论120
二、批判了自由主义论证国家起源的社会契约论122
三、在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批评自由主义的社会原子论倾向124
四、运用自由意志的辩证法揭批法国大革命126
第十二章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诠释131
一、马克思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132
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价值135
三、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137
第十三章马克思的自由与解放理论141
一、政治哲学的价值指向142
二、早期共产主义“自由思想”的表征147
三、从双重维度理解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155
第十四章政治哲学视域同体概念的嬗变161
一、共同体:共和主义者的思想内核162
二、自由主义视野中的共同体165
三、共同体概念的矛盾与统一168
第十五章共同体演进的逻辑与自由人联合体的产生173
一、共同体与个体存在174
二、从实体共同体到符号共同体177
三、自由人联合体对虚假共同体的扬弃178
第十六章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与人的境遇181
一、阿伦特对“公共领域”概念的理解185
二、公共领域的历史与现实191
三、公共领域对于构建生活世界的价值197
第十七章欧克肖特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与重构201
一、理性主义政治及其渊源202
二、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与反思205
三、“暗示”的政治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平衡点207
第十八章现代性政治的缺憾及其建构213
一、从政治理性到理性主义政治215
二、现代性政治(理性主义政治)的困境217
三、建构合理性政治的尝试221
第十九章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225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人的生存样式226
二、政治向生活世界回归使人获得生存意义229
三、社会和谐发展以政治向生活世界回归为基础231
第二十章生活世界视域中的民主参与235
一、民主参与不等于全民民主:反思法国大革命236
二、生活世界中的民主参与的基本特征241
三、构建生活世界意义中民主参与的设想244
参考文献248
后记255
,杨晓东,1973年生,黑龙江林甸人,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2011年就职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天津市政府智库建设咨询专家,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牡丹江师范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生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包括:《马克思与欧洲近代政治哲学》《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马克思主义生活理论探究》《当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纲》《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的权力话语》《西方政治自由理念的流变与反思——从柏拉图到马克思》《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精粹》《政治规范论:理念与现实交汇处的政治价值研究》等;参编著作3部;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哲学年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荣获省部级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2项,荣获天津市委宣传部很好成果“创新奖”1项,4项科研成果被评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很好成果。,本书力图拓展研究视野,不断增强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先导性,努力打通学术研究成果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通道,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视域中构建中国政治哲学理论体系。,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政治哲学研究的部分成果,一些文章已经在期刊公开发表。马克思政治哲学是由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孕育而生的,通过这种历史维度的分析比较方式,在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下全面而合理地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基本思路。本书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综合运用文献引用论证、分析比较、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尝试以关键词式的主题探讨为线索,史论结合,彰显出马克思超越传统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之所在,为倡导与人的美好生活相契合的政治理念提供更为严谨的逻辑论证。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