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
食:舌尖上的历史
饥饿史与饮食发达史
煮饼背后的大历史:饼与中国的主食革命
《齐民要术》里的神奇菜谱
脍炙的退撤
“吃饭”的故事
吃茶去
衣:服饰往事
丝麻棉演义:从“小貂”说起
穿衣的规制与自由
胡风吹扇衣冠变
缠足恶史
住:安得广厦
田园生活的烦恼
古人的住房问题
城市的秘密过往
“东京梦华”的月亮背面
从《李娃传》看城市生计
行:天下熙熙
道路的两种性格之“关”
道路的两种性格之“驿”
路上匆匆行者谁?
一个士兵的旅程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宦游路上的女性与儿童
传统时期的女子
妻妾
夫妇
贞节
奇花:程氏不嫁女
奇花:女仆张行婆
传统时期的男子
从众还是从心?
失败者
异类
任性
鼠辈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主讲人。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与传播。著有《大宋之变,1063-1086》《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司马光和他的时代》《千秋是非话寇准》《武道彷徨:中国古代的武举与武学》;译著有《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等。,"1. 普通个体熠熠生辉的生命故事 传统史学通常侧重宏达叙事,那些微不足道的普通个体的生命故事往往被忽略、被掩埋,散落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被遗忘。但是,颇能触动读者心弦、引发读者共鸣的,往往是那些经久不息、绵延不绝、带有历史体温的个体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因为今天的我们也正经历着同样的爱欲挣扎。所以,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应该照一照我们寻常百姓的日常与人生。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打捞那些虽代代相传却以碎片化面貌呈现的日常生活史,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2.从“人”的角度看古代生活史 以人为暗线,串起生活中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的日常这条明线,既有客观具象的历史场景与器物,又不乏主观的人参与历史、影响历史,乃至书写历朝历代日常生活的历史,这一写作视角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笔者强调,个体无法选择性别、家庭和时代,能做的是接纳家庭给予的,并在性别与时代的规定中,努力活出自我,这一点在古代男子与女子章节的书写中尤为突出。 3.案例经典,解读明快,轻松有趣 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古人的衣食住行,乃至古代普通人的人生印迹与际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写,轻松明快的解读与妙趣横生的故事相得益彰,是一部带有浓厚的古代市井烟火气的历史佳作。 4.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70幅高清彩插+每幅图300字解读 以70幅高清彩插与每幅300字左右的详细图释辅助文本解读,既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品咂人间“烟火气”,又能让读者借助图片更真切地感受人间“烟火气”,同时,还可帮读者提升品鉴古画的能力,是一本具有超文本性质的通俗类历史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