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创新研究

价格 30.6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5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章??导论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1.1.2?研究意义1.2?生产性服务业概念与范围界定1.2.1?概念界定1.2.2?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1.2.3?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1.3?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3.1?生产性服务业空阉集聚理论研究现状1.3.2?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理论研究现状1.4?本书的研究框絮和研究方法1.4.1?研究框架1.4.2?研究方法第2章??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国际大部市的集聚2.1?垒球经济服务化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2.1.1?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2.1.2?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增长最快的部门2.1.3?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济力量2.2?生产性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和集聚2.2.1?生产性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中的增长和规模集聚2.2.2?生产性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的空间集聚2.3?本章小结第3章??面向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动因与区位模型3.1?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动因解析3.1.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影响因素3.1.2?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经济动因的模型推导3.2?基于新经济地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位模型3.2.1?新经济地理对制造业聚集的理论研究3.2.2?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位模型的研究假设3.2.3?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三部门基础模型3.2.4?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模型求解3.2.5?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位模型的结论3.2.6?总结3.3?本章小结第4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增长模型4.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4.1.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4.1.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4.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4.2.1?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4.2.2?一个包含生产性服务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模型4.2.3?引入空间相互作用4.2.4?动态研究4.2.5?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实证研究4.3?本章小结第5章??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理论与案例调查5.1?基于不同学派的服务业创新研究综述5.1.1?“忽视”派:服务业创新长期被忽略5.1.2?“从属”派:将服务业创新纳入制造业5.1.3?“区别”派:服务业创新的“自主研究”5.1.4?“综合”派:强调服务与整体经济创新的联系性和互动性5.2?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的特征和分类5.2.1?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的特征5.2.2?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分类5.3?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过程及其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5.3.1?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过程及其管理5.3.2?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5.3.3?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的构建5.4?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的衡量与调查案例5.4.1?服务业创新的衡量5.4.2?欧洲DTI的服务业创新调查5.4.3?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调查5.5?本章小结第6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创新的互动演进机理6.1?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创新与产业集聚竞争优势6.1.1?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创新在集聚区域中的特点6.1.2?集聚企业的合作创新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模型6.1.3?集聚企业的合作创新促进区域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6.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内生学习和干中学创新环境塑造6.2.1?学习的内生性是产业集聚区域的核心能力源泉6.2.2?基于内生学习的产业集聚模型6.2.3?产业集聚区域的“干中学”学习行为6.3?本章小结第7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检验7.1?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7.1.1?中国服务业的发展7.1.2?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7.2?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7.2.1?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的空间分布与区位特征7.2.2?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空间分布与区位特征7.3?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7.3.1?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宏观产出面的宅间分布与区位特征7.3.2?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微观企业层面的空间分布与区位特征7.4?本章小结第8章??结论与研究展望8.1?主要结论8.2?研究展望8.2.1?本书的主要创新点8.2.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