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止步-1个软件工匠的12年

价格 4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熊节是一个时代程序员的代表。他从技术开发者到技术媒体编辑、主编,再到咨询师、技术管理者、经理人,各个角色的跳跃性很大,有着多变且不寻常的成长历程。作为《不敢止步:一个软件工匠的12年》的作者,他以自己十多年的职业发展经历为背景,将自己职业生涯中经历的故事纪实地写出来,分享的同时,启发和引导读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思考和校准。
《不敢止步:一个软件工匠的12年》不是讲一位程序员怎么艰苦奋斗出人头地,也没打算写成程序员的职业规划励志书,而是通过朴实的文字记录一段复杂、丰富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作者的塑造。作者认为这一系列经历的结果,只是所有的经历累加起来的一个巧合——值得关注和咀嚼的是这些经历本身,而并非的结果。
  《不敢止步:一个软件工匠的12年》适合对IT行业充满热情的刚毕业甚至还没毕业的学生阅读,更适合各个层次IT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包括初入行的程序员和已经工作十几年的技术人员,他们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同样的转型的苦恼,作者的经历和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减少转型中的痛苦和代价,这正是本书的价值。

目录

目 录
2000年 001
  十多年以后,年轻的同事们会问我:你当初是怎么走上软件这条路的?伴随着这个问题,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种没说出口的期待,期待一个“凭着对技术的满腔热情毅然决然选择人生道路”的励志故事。其实说实话,十多年前,我走进软件开发这个行当的第一步相当偶然,而且这第一段职业经历相当狗血……
2001年 017
  刚开始软件开发的职业生涯,对这个广博的领域充满了好奇,我在这时遭遇了一个重大的变故:大学的学业无法顺利完成了。没有学历这件事让我十多年来直至今天仍然耿耿于怀。不过,刚以失败者的身份踏出校门,我就遇上了贵人,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职业经历。老话讲祸兮福之所伏,年轻时的每段经历,不管是好是坏,都是难得的体验吧。
2002年 041
  在《程序员》杂志工作的的好处就是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能很早地接触到像敏捷软件开发这样相当新的观念,有机会翻译几本书,可以听国内众多高手大侠交流讨论,这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的环境。虽然今天互联网如此发达信息触手可及,职业生涯初期受到什么人的指导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3年 061
  从北京到杭州,我终于又干上了程序员的工作。国内小公司不像外企、名企那么规范,什么事都得做,还会走很多弯路,踩很多陷阱。辛苦,但是也很锻炼人,能学到很多。究竟哪种环境对个人发展更有利,大概也就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2004年 083
  如今的技术圈,大家已经不太记得EJB这个东西了。而且如今的技术圈,大家已经不太会为一个技术的是非争得面红耳赤了。种种时代背景机缘巧合,EJB大概是一个能让支持者和反对者连篇累牍大开论战的技术。这场论战代表的是整个行业一次思维模式的转变,催生的则是后来的敏捷浪潮以及众多传授“SSH”(Spring+Struts+Hibernate)的培训机构。
2005年 105
  重新回到CSDN,我把自己定位为“技术传播者”,也做了一些时至今日仍然能让我感到骄傲的事。在这一年里,我再次遇到了贵人,结识了ThoughtWorks 这家心仪已久的公司,开始了一个土包子在外企的磕磕绊绊。
2006年 137
  工作五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关口:已经不算年轻,却又不够倚老卖老;心里有点想法,却又谈不上有何成就;觉得该给自己找个方向了,真说起来还是迷茫。那一年,我得到很多见闻和反思的机会,因此没有失却对技术的热情,回想起来是很幸运的事。
2007年 163
  ThoughtWorks 在中国的前几年发展远非一帆风顺,甚至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靠不得已的业务转型才挺过了困难时期。在这段难的时间里,我们开始了一个影响深远而且传奇的客户——巨华。
2008年 181
  IT专业服务这个职业给了我很多新鲜的经历,能极大地满足我的好奇心。一年中能深入几万人的大企业和几个人的小公司,能了解跨国酒店集团和国有远洋航运集团的运作,这种丰富的体验不是谁都能获得的。之所以这么多年对这个行业热情不减,这份好奇心是的原因。
2009年 203
  于我而言,这是改变的一年。做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是生活上的重大变故,连人生态度都有所改变。不仅自己在改变,“帮助别人改变”也成了我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不要改变”这样一个有些哲学意味的问题,常常是未及深思便已付诸行动,大家都在被浪潮推着向前走。
2010年 229
  在巨华咨询项目上的磨砺让这一组ThoughtWorker飞速成长,从前的一帮硬核程序员渐渐开始对管理、经营这样的话题感兴趣起来。事后回想起来,我和我的战友们走上管理岗位的路是从这里开始的,但不是我们自己早有转型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