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系统重要性测度原理与应用》全面深入地介绍了重要性测度,以及重要性测度与其他设计工具相结合的建模方法。这其中包括一些方法,它们仅需要知道元件可靠度的排序或范围,而不需要知道可靠度准确值。这种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元件可靠度估计的难题,而元件可靠度估计的问题又恰好是各种可靠性问题中必要而难以解决的。基于此,一些重要性测度是在元件可靠度未知的假设下进行设计;另一些重要性测度则是在元件可靠度具有不同范围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尽管本书中的理论都经过了严格的证明,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读者进一步研究解决。本书给出了许多通过我们的研究次得出的结论。
目录
第一部分引言和背景
第1章 重要性测度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原理
2.1 方框图
2.2 结构函数
2.3 关联系统
2.4 关联系统中的模块
2.5 关联系统中的割集和路集
2.6 关联系统中的临界割集和临界路集
2.7 性能测度
2.7.1 关于任务时间的可靠性
2.7.2 基于时间t的可靠性函数
2.7.3 可用性函数
2.8 随机排序
2.9 关联系统的特征
2.1 0多线性函数和泰勒(麦克劳林)展开
2.1 1冗余性
2.1 2可靠性优化和复杂度
2.1 3consecutive一k一out—of一n系统
2.1 4假设条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重要性测度的原理
第3章 重要性测度的本质
3.1 可靠性中的重要性测度
3.2 分类
3.3 c类和p类重要度
3.4 割集和路集的重要性测度
3.5 术语
参考文献
第4章 可靠性重要度
4.1 B一可靠性重要度
4.1.1 对系统正常与系统失效的B一可靠性重要度
4.1.2 临界可靠性重要度
4.1.3 贝叶斯可靠性重要度
4.2 FV可靠性重要度
4.2.1 c—FV可靠性重要度
4.2.2 P—FV可靠性重要度
4.2.3 状态向量分解
4.2.4 性质
参考文献
第5章 寿命重要度
5.1 B—TDL重要度
5.1.1 临界TDL重要度
5.2 FVTDL重要度
5.2.1 c—FVTDL重要度
5.2.2 p—FVTDL重要度
5.2.3 状态向量分解
5.3 BPTIL重要度
5.4 BPTDL重要度
5.5 TDL重要度的数值比较
5.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构重要度
6.1 B—i.i.d.重要度和B一结构重要度
6.2 FV结构重要度
6.3 BP结构重要度
6.4 基于B—i.i.d.重要度的结构重要度
6.5 排列重要度和排列等价
6.5.1 与割集和路集的关系
6.5.2 与系统可靠性的关系
6.6 控制重要度
6.7 割集重要度和路集重要度
6.7.1 与B—i.i.d.重要度的关系
6.7.2 计算
6.8 重要度
6.9 割集一路集重要度,割集重要度和路集重要度
6.1 0项重要度和稀有事件重要度
6.1 1结构重要度的c类和p类
6.1 2对偶系统的结构重要度
6.1 3重要性测度之间的控制关系
6.1 3.1 重要度与控制重要度
6.1 3.2 控制重要度与排列重要度
6.1 3.3 控制重要度与割集、路集重要度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