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数字化、智能化和模块化的特点,从实用角度出发系统介绍EDA技术、Verilog HDL语法及相关知识。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Altera公司的集成EDA开发工具Quartus II为开发平台,介绍大量的设计实例,所选的项目具备基础性、典型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突出EDA技术的实用性和工程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程序代码和相关工程文件。
目录
第1章 Quartus II 9.1使用介绍 1
1.1 概述 1
1.2 Quartus II设计流程 2
1.3 设计举例 4
第2章 Verilog HDL语言 15
2.1 概述 15
2.2 Verilog HDL基本结构 15
2.3 Verilog HDL描述方式 18
2.4 Verilog HDL基本词法 20
2.5 Verilog HDL数据对象 23
2.6 Verilog HDL基本语句 24
2.6.1 块语句 24
2.6.2 赋值语句 26
2.6.3 条件语句 28
2.6.4 循环语句 31
第3章 EDA技术基本实践项目 34
项目1 基于原理图的EDA设计 34
项目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8
项目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43
项目4 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48
项目5 键盘扫描电路设计 52
项目6 数控分频器设计 57
项目7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61
项目8 序列检测器设计 70
项目9 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 72
项目10 数字频率计设计 75
第4章 EDA技术创新实践项目 82
项目1 VGA显示控制器设计 82
项目2 硬件电子琴的设计 86
项目3 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92
项目4 直流电机综合测控系统设计 94
项目5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99
项目6 通用异步收发器设计 105
项目7 数字相位调制解调模块设计 111
项目8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设计 114
项目9 FIR滤波器设计 118
项目10 16位CPU设计 125
第5章 ModelSim使用介绍 138
5.1 ModelSim简介 138
5.2 ModelSim设计实例 138
附录A KX_DN系列EDA开发系统使用说明 146
A.1 KX_DN主系统平台 147
A.2 KX_DN系统标准功能模块 149
参考文献 158
摘要与插图
前 言EDA技术是当今电子信息领域进的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工业自动化、智能仪表、图像处理及计算机等领域,是电子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通过对国、内外一些高校的调研,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EDA技术本科教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各专业课程中涉及较多;二是在实践中大量引入新技术、新方法与新器件,更多地注重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项目,突出EDA技术的实用性及面向工程实际的特点。
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EDA技术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与实践才能快速并有效地掌握。为此本书内容的编排力求实用,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地列举了20个典型实例,应用范围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控制等诸多领域。读者在读完本书并完成实践项目的基础上,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使用EDA技术设计混合系统的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采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作为IEEE标准的两大主流HDL之一,与VHDL相比,具有易学易用和享有ASIC设计领域主导地位等优势,其覆盖率在范围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统计资料表明,Verilog HDL的行业覆盖率现已超过80%,在美国和日本的比例更高,已占优势,因此导致我国Verilog HDL工程师和相关领域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本书所有实践项目采用的EDA软、硬件平台分别是Quartus II 9.1、ModelSim SE 6.5b和Altera Cyclone III系列FPGA。
本书的目标是使读者能快速掌握EDA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本书给出的大量EDA实践项目以促进读者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全书共分5章,各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为入门了解,以Altera公司的集成EDA开发工具Quartus II为例,详细讲述每步设计流程及功能;第2章简单介绍了Verilog HDL的语法结构和语言要素;第3章是EDA技术设计入门篇,提供了10个基础实践项目,侧重于基本知识点的应用;第4章是EDA技术设计提高篇,提供了10个创新实践项目,侧重于读者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技能的培养;第5章介绍仿真软件ModelSim的使用方法;附录A提供了KX_DN系列EDA开发系统的使用说明。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子工程、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EDA技术和电子设计课程的实践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为了便于读者实践和学习,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同时作者特将全书程序代码和相关工程文件整理出来,读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注册下载。
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参考了相关的设计书籍和技术文章,在这里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作者的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