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本质、现象和规律的人文学科。尽管人类的艺术活动已经有数万年的历史,但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才逐渐形成,经历了两次学科分离才独立出来。
先是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这是由德国的鲍姆嘉登实现的。鲍姆嘉登A.G.Baumgarten,
1714—1762)是德国普鲁士哈利大学的哲学教授。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知、情、意三方面。研究知或人的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人的意志有伦理学,而研究人的情感即相当于人的感性认识则应有Aesthetic。Aesthetic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感性学”,后来翻译成汉语就成了“美学”。1750年鲍姆嘉登正式用
Aesthetic来称呼他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他的这部著作就被当做历的第一部美学专著。
目录
前言
上编 基本原理
第一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一、艺术是怎么起源的
二、艺术的发展有何规律
第二讲艺术的本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艺术
二、艺术有什么用
三、艺术能给我带来什么
第三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什么是文化
二、艺术在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如何
三、艺术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怎样
第四讲艺术创作
一、谁创作了艺术作品
二、艺术家需要哪些素质与修养
三、艺术创作是怎样的过程
四、艺术创作需要哪些思维活动的参与
五、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第五讲艺术作品
一、如何界定艺术作品
二、艺术作品是如何构成的
第六讲艺术接受
一、艺术是怎样传播的
二、我们怎样进行艺术鉴赏
三、艺术批评有何作用
四、为什么要进行艺术教育
下编 艺术形态
第七讲建筑与园林艺术
一、“诗意地栖居”——建筑艺术
二、建筑艺术赏析
三、“庭院深深深几许”——园林艺术
四、园林艺术赏析
第八讲工艺与设计艺术
一、“鬼斧神工”——工艺美术
二、工艺美术赏析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设计艺术
四、设计艺术赏析
第九讲绘画与雕塑艺术
一、“穿越 500年的微笑”——绘画艺术
二、绘画艺术赏析
三、“指尖的触摸”——雕塑艺术
四、雕塑艺术赏析
第十讲摄影与书法艺术
一、“凝固的瞬间”——摄影艺术
二、摄影艺术赏析
三、“有生命的线”——书法艺术
四、书法艺术赏析
第十一讲音乐与舞蹈艺术
一、“灵魂的语言”——音乐艺术
二、音乐艺术赏析
三、“活动的雕塑”——舞蹈艺术
四、舞蹈艺术赏析
第十二讲影视与动漫艺术
一、“视听的盛宴”——电影艺术
二、电影艺术赏析
三、“漫步地球村”——电视艺术
四、“梦幻的王国”——动漫艺术
五、动漫艺术赏析
第十三讲戏剧与戏曲艺术
一、“人生的缩影”——戏剧艺术
二、戏剧艺术赏析
三、“古老的时尚”——戏曲艺术
四、戏曲艺术赏析
第十四讲语言艺术
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艺术
二、语言艺术赏析
第十五讲新形态艺术
一、“一场观念的革命”——新形态艺术
二、新形态艺术赏析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音频目录
视频目录
后记
摘要与插图
(一)促进人格完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对其定义各不相同,分歧较大。我们避开学术的深奥,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描述:人格是指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完善的人格就是指人的各种心理机能能够和谐一致,彼此平衡协作,而在性情、气质、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健康状态。
人格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环境影响、文化教育中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遭到外界某一因素的过分强化,比如享乐主义、物质主义、金钱崇拜、奴化教育、过度理想主义等而导致出现不健康状态。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就曾批判了当时社会文化对人性所造成的分裂,他以古代希腊人为榜样,认为希腊人“既有丰富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的人性”①,近代则由于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强大的国家机器,把人性撕成了碎片。由此,席勒提出用审美教育,通过美与艺术去弥合人性的这种分裂,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同样如此的还有现代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他在《单向度的人》中也指出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单一的畸形化的人格,要求以审美和艺术实现人类的超越。他们都看到了艺术对于促进人格完善方面的作用。
实际上,并没有一种稳定不变可感可触的完整人格,因为人的心理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系统,其各构成部分以潜在方式胶着在一起,处于冲突和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比如精神追求与物质引诱、生理欲求与道德约束,这些斗争往往让人处于痛苦之中,这就需要一种心理平衡机制来协调人的各种心理因素,让人格保持健康状态。而人类的审美本性则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因为艺术和审美精神可以为人带来超越性,可以增进人的自由感,增进人的自我意识,重要的是审美精神能让人“根据环境的变化不停地进行自我设计,寻求自我发展”⑦。人拥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够不停地寻求自我发展,这种状态当然是健康完整的人格。
(二)提升人生境界
人格是相对于个人心理的完整性而言,人生境界则是相对于人的社会生存来说的。
一般说来,“境界”有三种意义:一是“疆土、疆界”,指边境的界线;二是“境况、情景”,这种意义出现较晚;三是佛教术语,指主体与客体相接触的境域,即心灵活动的范围。我们所说的人生境界主要源于宗教的意义。佛教讲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以此区分人的修炼程度。试想:世界只有一个,为什么能够分别出各个木同的层次呢?这当然与人的修行有关,“道行”越深,所见到的层次越高,所享受的世界越不一样。
同样如此,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同,追求对象不同,所享受世界的层次就会不同,人的生存境况自然也很不相同。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宿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的基本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