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三网融合技术的技术基础、网络构建方案、技术及工程实际应用。在对数字通信理论及技术介绍基础上,阐述了TCP/IP与网络互联、电信通信网和数据业务网以及数字有线电视网等基础核心技术、骨干网建设方案和接入网实现技术、新技术IPTV和VOIP理论与应用。同时给出了三网融合典型建设方案与工程实例。
目录
第1章 三网融合技术概述
1.1 三网融合的概念与意义
1.2 三网融合的技术背景与业务基础
1.2.1 电信网
1.2.2 广播电视网
1.2.3 计算机网络
1.3 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
1.3.2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与进展
1.4 三网融合的目标和发展策略
第2章 数据通信理论基础
2.1 数据通信概述
2.1.1 数据与数据信号
2.1.2 数据通信的概念
2.2 数据传输方式
2.2.1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2.2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2.2.3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2.2.4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2.3 数据通信传输信道
2.3.1 信道类型及其特征
2.3.2 数据传输媒质
2.3.3 传输损耗
2.3.4 信道容量
2.4 数据编码技术与多路复用技术
2.4.1 数据编码技术
2.4.2 频分多路复用(FDM)
2.4.3 时分多路复用(TDM)
2.4.4 码分多址复用(CDMA)
2.4.5 波分多路复用(WDMA)
2.5 数据信号的差错控制
2.5.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5.2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2.5.3 汉明码及线性分组码
2.5.4 循环码
2.6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6.1 有效性指标
2.6.2 可靠性指标
第3章 Internet与IP通信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1 分组交换技术
3.1.2 网络协议与分层
3.1.3 OSI参考模型
3.1.4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集
3.2 网际协议IP
3.2.1 IP分组格式
3.2.2 IP地址
3.2.3 IP分组转发流程
3.2.4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3.3 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
3.3.1 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3.3.2 RIP协议
3.3.3 OSPF协议
3.4 TCP与UDP协议
3.4.1 运输层协议概述
3.4.2 TCP协议
3.4.3 UDP协议
3.5 网络地址转换NAT
3.6 IPv6
3.6.1 IPv6分组格式
3.6.2 IPv6的扩展部
3.6.3 IPv6的地址空间
3.7 下一代网络(NGN)
3.7.1 NGN概述
3.7.2 NGN
摘要与插图
数据链路层协议建立在物理层基础上,以“帧(frame)”作为基本数据传输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在不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两相邻节点问数据帧的可靠传输。协议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差错校验方法、流量控制以及寻址方法等,以便为网络层提供透明、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链路层的具体功能如下:(1)帧同步。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组合成帧传送。帧的组织结构必须满足使接收方能够明确地从物理层接收来的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和终止。
(2)差错控制。通过某种方式检测乃至纠正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流量控制。通过反馈等机制协调通信双方的收发速度,以避免出现由于发送方过快而导致接收方缓冲区溢出现象。
(4)链路管理。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
3)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是控制通信子网的工作,实现网络节点间跨通信子网的数据传输。网络层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提供的是点到点的服务,其主要任务是选择一条合理的路径,将分组从源节点传送到目的节点。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1)建立、维持和拆除网络连接。节点之间的通路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通信子网的多条链路组成,在基于虚电路的分组交换中,虚电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是保证端到端通信的重要环节。
(2)组包/拆包。网络层协议定义了分组的类型和具体格式。发送方将运输层传下来的报文拆分为若干个分组,而接收方将各分组拆包,重组报文后送至运输层。
(3)路由选择。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路由选择算法,在多节点的通信子网中选择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路径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在进行路由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时延、中间节点数、带宽以及路径长度等多个因素。
(4)拥塞控制。网络层的拥塞控制是对整个通信子网内的流量进行控制,以保证网络通信的时延在可控的范围内。
4)运输层
运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其具体功能如下:
(1)为高层数据传输建立、维护和拆除运输连接,实现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2)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3)复用与分用。一个主机上的多个进程可同时使用运输层的服务,同时运输层可以把收到的信息交付给上层不同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