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者从业数控操作13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及资料积累,其中,关于数控编程方面的内容以西门子840D这个系统为主。全书内容分为6篇共18章,包含了机械结构与原理、手工操作、加工工艺、识图方法、具量具的使用、编程基本G代码和循环指令的使用。
本书以数控落地镗床为工作背景,全面介绍数控机床操作相关的各方面技能要领,例如数控机床的操控,数控镗铣类程序的手工编制(以SIEMENS840D内容为主),数控镗铣类加工循环的控制(以SIEMENS840D内容为主),数控镗床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数控镗削与铣削具的分类与应用,机械图纸的快速识图,机械加工工艺的工艺方法分析。
本书摒弃了一些繁杂的理论引导,每个知识点都是操作要领,并配备相应的详尽的实物图和加工实例,让读者能够快速识图、快速掌握具量具的使用要领。
目录
第一篇数控机床结构与性能
第一章数控系统及组成 1
第一节数控系统概述 1
一、数控发展的简史 1
二、数控市场的现状 1
三、典型数控系统简介 3
四、数控系统的发展 6
第二节数控机床的几大系统组成 8
一、数控机床的组成 8
二、数控系统及其控制方式 9
三、伺服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9
四、伺服控制元件 11
五、传动系统 14
第二章落地镗床基本机械结构 19
第一节机床与底座的连接 19
一、基坑的布设 19
二、安装前的准备 20
三、防水防振处理 20
第二节X轴大导轨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一、大导轨的拼接及与底盘的静压接触 21
二、立柱的锁紧与运行导向 22
三、铣面接与立柱爬行的原因分析 23
四、硬限位、全系统介绍 25
第三节立柱的悬挂平衡 25
一、立柱的粗略调整 25
二、几种立柱的平衡模式 26
三、镗床主轴箱的重力平衡 26
第四节主轴箱结构及各部分工作分析 27
一、主轴箱与立柱的连接与Y轴抖动的原因 27
二、主轴前端下沉问题 29
三、主轴箱结构与主轴电动机控制 30
四、主轴力矩传递系统及主轴刹车 31
五、主轴和方枕的精度与定位 33
第五节旋转工作台结构与操作要点 34
第六节机床辅助系统与设备 36
一、静压系统——机床运动部件之间的接触形式 36
二、液压泵站——切削液和液压油的回流与压力输出 37
三、排屑器的几种基本结构 38
四、机床附件头的使用 39
第二篇数控镗铣床面板操作
第三章操作面板的使用与机床操作 43
第一节数控操作工作的职责 43
一、手工操作的必要性 43
二、手工操作的职责 43
三、大型机床操作的特点 44
第二节开关机的操作方法 44
第三节数控系统面板的组成与操作 47
一、面板的组成 47
二、系统软键控制区 48
三、CRT显示屏区 50
四、字母键盘区 51
第四节机床控制面板的组成与操作 54
第四章数控系统操作 62
第一节参数模式 62
一、具补偿 62
二、R参数 65
三、设定数据 65
四、零点偏置 67
五、用户数据 69
六、有效零偏+补偿 69
第二节程序模式 70
一、程序的存储位置和选择 70
二、程序的管理 72
三、程序的编辑 72
四、程序的模拟 73
五、AUTO方式下的面板主界面操作 74
六、程序执行时的机床操作 77
第三节服务模式 78
第四节诊断模式 79
第五节启动模式 81
一、机床数据 81
二、次要功能 82
三、目录树隐藏 83
第六节CYCLE800平面坐标转换 83
一、基本格式 83
二、重编译操作 83
三、注意事项 85<
摘要与插图
前言在现代的机械工业加工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数控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之配套的数控具与量具,的加工工艺也都在快速向前发展,那么在数控技术知识的普及上应该相应地跟上这个趋势。
有些新入行的朋友整天盯着数控代码,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机械原理、图纸读取、具量具等才是基础,没有这些知识,用几个代码就想把活干出来是很难的。
在数控技术的培训上,教育机构、图书市场等都有些和数控技术的发展脱节。例如,现在西门子的系统都已经发展到了828D,而市场上还充斥着关于西门子802和810系统这样的书籍。这是一个瓶颈,很容易使技术上出现一个新老员工的断层,去除一些悟性很高的年轻
人,总体上,会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危险趋势。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编写了这本书,希望能够对提高数控从业人员的操作与编程水平有一个较大的帮助。
本书内容并不单纯偏重于讲道似的理论,而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后边都配有一个加工实例,这是本书的一大。另一大,就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每一个知识点配了一张图片,有我自己画的,也有实物图,图片数量之大,是同类书中不多见的。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这是我带徒弟时的一贯观点。所以,本书会有比工厂中传阅的西门子说明书中更加详尽的技术讲解。
在本书内容结构上,也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安排,它包含了机械结构与原理、手工操作、加工工艺、识图方法、具量具的使用、编程基本G代码和循环指令的使用。本书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内容,原因如下。
(1)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机械原理,这对那些半路出家的新人们尤其重要,仅仅懂得编制几个G代码就想启动程序来加工是不实际的,这样他们无法对产品质量做出准确分析,无法预知机床结构对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
(2)一个合格的操作者,应该能够自己根据图纸要求来安排加工工艺,使工件的加工省时省力,保质保量,所以本书关于工艺这块知识单列了一章。本书把工艺分成不同的部分,把一些操作性很强的内容,都划分到了具体的章节中,如具的使用对工艺的影响,直接安排在了关于具、量具使用的相关章节中。
(3)识图方法很少会在编程操作的书籍中出现,一般都会单列。其实,一个刚入门的工人不必熟知机械制图中的所有内容,而只要求他们拿到加工图,能够迅速看懂。所以,本书只是一些能够快速识图的方法,而摒弃了一些繁杂的理论引导。
(4)关于具、量具的使用本书配备了详尽的实物图和加工实例,使新人们能够快速地掌握具、量具的使用要领,避免在实际加工中不必要的具损耗和量具的不正确操作方法带来的质量问题。
(5)手工编程这部分内容放在了,因为这是加工的一步,只有先知道了自己的机床是什么样,产品来了知道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才能够据此安排加工工艺,并选择相应的具来加工,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程序的编写。这种结构顺序上的安排,就显得清楚明了。
总之,本书使新手能够逐步掌握加工中的各个环节,省去了在师傅后边偷偷学艺的过程。不夸张地说,把这本书“吃透”,有机会上机床实操的话,半年就能达到一个3~5年工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也省去了在实际加工中反复演练积累每个知识点的过程,少走弯路,一步到位。
本书由魏云海和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张祝强担任主编,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赵冬晚担任副主编,其他参编人员还有王艳、石兵和李文蛟。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重阿尔斯通(北京)的电气工程师王勇、编程工程师王宇等提供的大量信息,并在北京2013年机床展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