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包豪斯”在中国,很多时候像一块已经很遥远的圣地,在需要的时候,被熟稔而又漫不经心地提一下,然后又轻轻地放到一边。“包豪斯”一词充斥在各类设计专业考试的名词解释中,没人会说自己不知道“包豪斯”……
但我们是否清楚这个艺术教育团体究竟发生过什么——值得人们惦记了90年?例如我们曾经疑惑过那一群性格各异、艺术观点不同的艺术家为何能聚集在一起?工艺大师和形式大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结合?又如何悄悄形存实亡?二战以后,包豪斯在东德、西德、美国、苏联,为何有那样截然不同的看法:红色的、激进的、左倾的、形式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而二战以后的美国,又怎样接受了包豪斯的恩惠?
对于言必称“包豪斯”的中国设计界,90年来确实有许多人和事与它发生着关系,而且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因为它是中国的设计界在复杂纷繁的20世纪时空中追求民生改善和“现代化”的自己的历史。
对包豪斯的认识历久弥新,而它与中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不断自信,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摘要与插图
起源: 思想的沿革沃尔特·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 -1969)在1924年的一篇文章《国立包豪斯的观念与发展》中承认,包豪斯是博取众家之长的产物。其中有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开始的关于工艺和工业化、艺术家和工匠之间的全面讨论,还有更具体的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众多小型艺术学校的改革以及德意志制造同盟(Deutscher Werkbund)、彼得· 贝伦斯(Peter Behrens)、亨利· 凡· 德· 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等机构和个人的思想。他们全都“苦心探求,并且
找到了一些方法,重新把劳作的世界与艺术家们的创造结合起来”。
威廉· 莫里斯,19世纪英国的设计家、诗人、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他针对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的贫弱、传统手工艺的式微、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壁垒等问题,力图通过复兴手工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的新出路。莫里斯的设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他的许多主张,例如强调工艺的道德感、材料和结构的诚实等设计原则均为日后的包豪斯所继承。而他领导的工艺美术
运动,则拉开了现代设计历史的帷幕。
1907年德意志制造同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设计界从个别试验向创建为社会普遍承认的一种新风格迈进了要的一步。该组织的发起者建筑师赫尔曼· 穆特休斯(Hermann Muthesius,1869-1927)1896年至1903年间曾被德国政府委派前往英国,研究那里的城镇规划和住宅政策,后将英国的成功经验带回德国,主张迎接工业和科学的挑战。一方面改革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同企业的合作,把的设计思想灌输到企业当中,从而改善德国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德意志制造同盟集合了12位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和12家 公 司 。凡· 德 · 维 尔 德 、彼 得· 贝伦斯以及日后包豪斯的两任校长格罗皮乌斯和米斯· 凡· 德· 罗(Mies van der Rohe)均先后为其成员。制造同盟从一开始就对机器生产采取相当积极的态度。穆特休斯更是断言“机械样式必将成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由于“标准化”的提出,制造同盟倡导产品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催生了德国设计的“现代风格”。自威廉· 莫里斯开始,欧洲的许多艺术家将视野转向设计和建筑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才型的设计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时也是各种新型教育机构的。他们的设计思想在一战后对整个德国的艺术和设计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就是集合了前人探索的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