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物联网智能家居平台DIY:Arduino 物联网云平台 手机 微信》给出了完整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开发过程,用原理讲解配合实例演示的方式带领读者从*底层的传感器硬件、中间层的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硬件层的手机一直到应用软件层的微信应用进行设计,*终完成一整套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内容的安排从易到难,从硬件到软件,精心编排,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项目逻辑。每个环节都配有大量经作者实测通过的实例和源代码,方便读者上手。
《物联网智能家居平台DIY:Arduino 物联网云平台 手机 微信》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物联网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作为物联网领域从业人员和电子制作爱好者制作整套物联网项目的快速指导手册。
目录
前言
第1篇?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基础
第1章?概述
1.1?认识物联网
1.1.1?感知层
1.1.2?网络层
1.1.3?应用层
1.2?智能家居的概念
1.3?智能家居的技术架构
第2篇?硬件
第2章?Arduino基础
2.1?物联网开源硬件
2.2?Arduino简介
2.2.1?Arduino的由来
2.2.2?Arduino的优点
2.2.3?Arduino的应用
2.3?Arduino工作环境
2.3.1?Arduino硬件详细设计
2.3.2?Arduino软件开发环境
2.3.3?ArduinoIDE界面介绍
第3章?Arduino的应用方法
3.1?Arduino读取传感器数据
3.1.1?土壤湿度传感器
3.1.2?光感器
3.2?Arduino反控制外围设备
3.2.1?LED灯
3.2.2?继电器
3.2.3?PMW电机
3.2.4?液晶显示器
3.3?Arduino连接无线通信模块
3.3.1?土壤湿度传感器
3.3.2?光感器
3.3.3?蓝牙
第3篇?物联网云服务器
第4章?Xively基础
4.1?云平台的优势
4.2?物联网云平台现状
4.3?Xively平台简介
4.3.1?平台介绍
4.3.2?开发库
4.3.3?的扩展性
第5章?Xively与Arduino的连接与基本使用
5.1?开始使用Xively平台
5.1.1?如何注册用户
5.1.2?如何添加设备
5.1.3?如何挂接真实世界的设备
5.2?Xively的API介绍
5.2.1?API资源和属性
5.2.2?历史数据
5.2.3?搜索设备
5.3?Arduino与Xively交换数据
5.3.1?如何从Xively平台获取数据
5.3.2?如何向Xively平台写入数据
5.3.3?如何删除Xively平台的数据
第6章?Xively平台的管理与发布
6.1?开发阶段
6.1.1?原型产品开发
6.1.2?开发者工作台
6.1.3?小结
6.2?部署阶段
6.3?管理阶段
6.3.1?管理设备
6.3.2?管理控制台
6.3.3?小结
第7章?物联网反馈功能的实现
7.1?需求分析和现状介绍
7.2?Zapier平台简介
7.2.1?基本特点
7.2.2?用户注册
7.2.3?使用方法
7.3?Xively与Zapier平台连接
7.3.1?Zapier开发者平台介绍
7.3.2?使用Webhook机制实现邮件提醒
7.3.3?添加自定义应用到Zapier中
第4篇?移动平台 社交平台——微信
第8章?物联网与社交网络
8.1?物联网为什么要结合社交网络
8.2?
摘要与插图
第1篇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基础第1章 概 述
本章主要介绍如下内容: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和因特网的区别;物联网的作用;物联网的主要内容;智能家居的概念;智能家居的主要内容;智能家居的作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关系。
本章重点
物联网的概念和框架
智能家居的技术框架
1.1 认识物联网
物联网正在成为继互联网革命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革命。互联网将各种终端(包括 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服务器集群等)连接起来,实现互通互连、资源共享。而物联网则将互通互连的概念从计算机扩展到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物品,小到台灯,大到汽车,通过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设备等接入网络中,每个物品有自身的标识,人们可以实时地掌握这些物品的状态,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它们进行控制;同时,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这些物品还会给人们推送消息甚至预警。因此,物联网的实质是互联网的延伸,即终端在原有用户、计算机、智能设备、服务器集群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智能物品。从工业界的角度来说,物联网革命是互联网技术与机械产业结合的创新革命,所以也有人将物联网称为“ industrial Internet”,即工业互联网。除了工业界,物联网与其他各种传统产业都有很大的交集。它是涵盖单片机、传感器、通信技术、云存储技术、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等一系列的学科,在物流与仓储、健康与医疗、智能环境、社交等产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物联网的概念其实是由比尔?盖茨在 1995年的著作《未来之路》中提出的,书中写到,当你走进机场大门时,你的袖珍 PC与机场的计算机相连就会证实你已经买了机票。开门也不需要钥匙或磁卡,你的袖珍 PC会向控制锁的计算机证实你的身份[2]。但是由于当时无论硬件、软件还是人们的认知程度都不成熟,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 Auto-ID实验室也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3],他们将 RFID设备装备到周围的物品上,对其进行识别,确定位置并统一管理。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 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上,电信联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发布的《 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会议提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 [4]。2009年,就任美国总统,召集美国工商业举行“圆桌会议”,在会议上, IBM席执行官 Samuel J.Palmisano 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主张美国政府投资建设智能基础设施。在我国, 2010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战略支持” [5],次明确了将物联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之一。
物联网见的体系结构划分方法是将整体架构分为三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6],下面对这个体系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简要介绍。
1.1.1 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层,它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另一方面操作执行器与环境进行互动。有人将感知层称为硬件层,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地域较大时,大量的传感器设备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进行网络连接,通过一定的协议相互传输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因此,硬件层不仅包括硬件,还包括它们之间的通信设备和协议。
感知层主要通过传感器实现环境信息的采集。传感器又分为识别设备和信息获取设备。常见的识别设备有 RFID设备和近距离无线通信(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设备,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