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孙振华自选集》分为四个部分:雕塑及历史,是关于中国现当代雕塑的理论和历史;方法与视角,使借用图像学、经济学、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来分析和阐述艺术问题;问题与反思,针对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研究、评论中的一些问题所进行的反思;城市与空间,主要涉及城市问题和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
介绍
目录
雕塑及历史
003 论中国雕塑的现代性历程
019 近三十年中国雕塑的发展脉络
035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概观
058 现代中国的雕塑之路
——中国美院雕塑系的八十五年
084 雕塑何以中国
090 时代雕塑中的身体政治
103 从1994 到2012——关于五人雕塑展
方法与视角
115 西坑村调查
128
1986 和2004
——从《画刊》的两个年份看艺术批评的话语转化及
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
141 冷战格局中的万曼和中国现代壁挂艺术
150 艺术批评的经济学分析
155 被遮蔽的身体——论中国画与“身体”的关系
164 面对灾难的视觉图像
——关于汶川地震的视觉图像兼及诗歌文本
问题和反思
181 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190 当代艺术与中国问题
199 阳光下的黑洞——关于网络批评与公共伦理的断想
205 “ 原创”三问
213 公共艺术的观念
224 公共艺术的政治学
城市与空间
241 走向生态文明的城市艺术
249 珠三角的城市镜像
——关于广东当代艺术的地域性问题
256 论低成本文化
262 我看“城市再生”
——关于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学术主题
266 中国城市雕塑的十大焦点问题
后记
摘要与插图
阳光下的黑洞——关于网络批评与公共伦理的断想
昆德拉说:当社会实现三个基本条件以后,写作癖将不可避免地发展成流行病的规模:一、福利水平普遍提高,使人们有闲暇从事无用的活动;二、社会生活高度原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普遍疏离;三、民族内部生活中大的社会变化缺乏。
昆德拉所说的写作癖形成的条件似乎还缺少了一条,这就是在当代条件下写作癖流行的技术支持,即写作传播方式改变。互联网络的出现,使批评写作及其传播变得简单方便,这也无疑为有批评写作癖好的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曾经,在报刊发表一篇批评文章何其困难!
第一,发表的阵地少。有限的批评阵地,而且是很难带来经济效益的阵地,常常人满为患,造成拥堵。过去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某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影响的文章后,读者来信和各种回应的信件,每天要用麻袋来装;而有的编辑部根本来不及把这些信拆开。这样,宝贵的批评资源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第二,文章内容的限制。这种限制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体制上的限制,审查制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编辑部立场的限制,就算是某一作者有直面现实的批评勇气,是否能发表还要看这个批评的对象与编辑部的关系如何,是否与编辑部存在利害关系。
第三,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有限的版面可能要照顾各种关系,要看作者的名头、知名度等等。人们过去常说,中国的批评不发达,至少这与批评写作的传播方式有重要关联。
互联网络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变化是,它扩大了社会的公共空间,这是一种借助于新的电子传播的技术手段所形成的新的公共空间。它的直接效应是社会的公共领域的扩大、言论阵地的扩大,而且这种虚拟空间中的公共性、开放性、民主化的程度要远远超过现实的公共空间。网络技术给公众生活所带来的这种变化是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高的。
就网络批评而言,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对艺术批评生态环境的改变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影响,它使“人人都成为批评家”成了一种现实的可能。
凡事皆有两面。
在网络批评的平台上,讲话自由了,但是它存在的问题先是,每个人可能自说自话,每个人被自己的想象所征服,每个人可能把个人的偏见当成真理,每个人被自己的语词所包围……一句话,在网络空间里,由于批判的私权力的扩大,可能造成私权力的滥用;每个人都可能躲在个人设置的壁垒中而拒绝外部的声音,在网络空间的明媚的阳光下,个人的网络批评可能变成一个个拒绝阳光的黑洞。
公共领域出的特征是交流、沟通。当一个缺乏阳光透明、公开交流、坦诚沟通的领域一旦获得了开放的可能,每个有志于批评写作的人第一件事是兴致勃勃地行使个人的批评权力;然而批评不是纯个人的行为,它需要这个特定领域的共同契约,需要这个行业中间的所共同默认的“公共伦理”,这些对于网络批评尤其显得重要。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人“无私德则不能立”“无公德则不能团”;中国第一部《伦理学教科书》的作者刘师培也说:“
公德者,又由公共观念而生者也。”不少学者都注意到,中国是一个公共伦理不发达的国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公共生活开始得很晚,公共领域发育得也很晚,国民普遍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观念。网络空间作为目前中国活力的公共领域,它的公共伦理建设对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进步和进一步开放应该是具有积极示范意义的。
网络批评的黑洞来自语言暴力,而语言暴力的根源来自人性深处那
种与生俱来的“恶”。
由于网络可能匿名,这让大量具有两重或多重性人格的批评者终于有了宣泄的机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