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艺术理论基本文献(中国古代卷)》以中国古代丰富的艺术实践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对历代艺术理论名家及其艺术思想进行梳理。
主编童强选录了重要的艺术理论文献,较为完整地概括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进程,为读者鲜明地展现了一幅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画卷。
目录
序言
先秦两汉部分
《周礼》
《左传》
《国语》
老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
《礼记》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刘向
扬雄
王充
《毛诗序》
魏晋南北朝部分
曹丕
曹植
阮籍
嵇康
陆机
王廙
顾恺之
宗炳
《世说新语》
范晔
王微
王僧虔
谢赫
刘勰
梁武帝
钟嵘
萧统
姚br>颜之推
《宋书》
《南齐书》
隋唐五代部分
虞世南
唐太宗
欧阳询
孙过庭
李嗣真
张怀瓘
杜甫
朱景玄
韩愈
柳宗元
张彦远
司空图
荆浩
宋元部分
黄休复
欧阳修
邵雍
张载
郭熙
郭若虚
沈括
苏轼
刘道醇
黄庭坚
陈师道
韩拙
米芾
董迪
郑樵
邓椿
张戒
袁文
朱熹
陆九渊
姜夔
严羽
王若虚
元好问
赵孟频
汤厘
倪瓒
明代部分
王履
沈周
李东阳
祝允明
杨慎
徐渭
王世贞
李贽
胡应麟
董其昌
何良俊
谢肇涮
袁宏道
唐志契
清代部分
钱谦益
黄宗羲
李渔
顾炎武
王夫之
笪重光
叶燮
王士稹
宋荦
石涛
邹一桂
袁枚
方薰
章学诚
黄钺
阮元
包世臣
刘熙载
陈衍
康有为
梁启超
王国维
摘要与插图
使哀不至伤,乐不至淫。因事与名,物有其号。哭谓之哀,歌谓之乐。斯其大较也。然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哀云哀云,哭泣云乎哉?因兹而言,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鲁校:当作哭)非悲哀(鲁校:疑当作哀乐)之主也。何以明之?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然其哀乐之怀(一作情)均也。今用均同之情,而发万殊之声,斯非音声之无常哉?然声音和比,感人之者也。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哀切之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矣。夫衷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鲁校:而上当夺一字),其所觉悟,唯哀而已。岂复知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哉。风俗之流,遂成其政。是故国史明政教之得失,审国风之盛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故曰:亡国之音哀以思也。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夫味以甘苦为称,今以甲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宜属我,而贤愚宜属彼也。可以我爱而谓之爱人,我憎则谓之憎人,所喜则谓之喜味,所怒则谓之怒味哉?由此言之,则外内殊用,彼我异名。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名实俱去,则尽然可见矣。且季子在鲁,采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又仲尼闻《韶》,叹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声以知虞舜之德,然后叹美邪?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秦客难曰:八方异俗,歌哭万殊,然其哀乐之情,不得不见也。夫心动于中,而声出于心。虽托之于他音,寄之于余声,善听察者,要自觉之不使得过也。昔伯牙理琴,而钟子知其所至(一作志);隶人击磬,而子产识其心哀;鲁人晨哭,而颜渊察其生离;夫数子者,岂复假智于常音,借验于曲度哉?心戚者则形为之动,情悲者则声为之哀。此自然相应,不可得逃。唯神明者能精之耳。夫能者不以声众为难,不能者不以声寡为易。今不可以未遇善听,而谓之声无可察之理;见方俗之多变,而渭声音无哀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