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全四册)

价格 35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5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册“数码艺术潜学科群基础研究”。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基础:(1)原点研究。数码艺术具有艺术工具的可编程性、艺术文本的非物质性、艺术语言的互联性、艺术意识的可计算性、艺术规制的数码中介性、艺术身体的共生性等特征,和原先占主导地位的“美的艺术”有明显区别。对此,可从原点考察(包括艺术原点、艺术学原点、数码原点、数码艺术原点、数码艺术学科原点、数码艺术潜学科群原点)加以说明。(2)艺术范式,包括艺术工具论、艺术材料论、艺术语言论、艺术意识论、艺术规制论、艺术身体论等;(3)数码属性,包括可编程性、非物质性、互联性、可计算性、数码中介性、共生性等。

第二册“数码艺术潜学科群范畴研究”。以概念聚类为基础,提出整体上的分类框架,进而选择如下重点加以阐述:(1)形态层范畴,包括嵌入艺术、碎片艺术、微艺术、DV艺术、屏幕艺术、数码雕塑艺术等;(2)人文层范畴,包括数码智慧、数码阅读、新媒体动漫品牌、网/缘文化、冗余社会、生物化身等;(3)科技层范畴,包括情感计算、审美计算、媒体计算、人文计算、娱乐计算、生物计算等;

第三册“数码艺术潜学科群构成研究”。以国内外已知相关成果为根据,参照我国现行学科门类分类体系,从学术渊源、学科命名、研究对象、研究取向、论著成果和社会价值等角度进行分析。本书将数码艺术潜学科群设想成围绕作为基础理论的数码艺术学(笔者已出版同名专著)形成的3个同心圆,对应于以下3类新兴交叉学科:(1)数码艺术交叉学科,由艺术学和其他门类在数码化背景下相互渗透形成,有数码艺术哲学、数码艺术史学、数码艺术法学、数码艺术教育学、数码艺术管理学、数码艺术医学等;(2)数码艺术关联学科,主要是指和数码艺术学地位相当、关系密切的具体学科,有数码美学、数码考古学、数码新闻学、数码产业学、数码诗学、数码修辞学等;(3)数码艺术分支学科,和数码艺术内部的样式划分相适应,有数码设计学、数码美术学、数码音乐学、数码表演学、数码影视学、数码生命学等。

第四册“数码艺术潜学科群拓展研究”。(1)观念追踪,主要和我国古典艺术理论接轨,以术家编程观、道家文本观、儒家媒体观、墨家文化观、佛家现实观、杂家进化观等示例;(2)命题举隅,主要和当前数码艺术实践接轨,围绕数码编程、数码文本、数码媒体、数码文化、数码现实、数码进化等;(3)嬗变研究,主要和当前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艺术理论接轨,涉及工具嬗变中的危机与际遇、产品嬗变中的偏锋与正锋、语言嬗变中的复古与创新、意识嬗变中的天机与*性、规制嬗变中的终结与新生、身体嬗变中的具身与离身等。

目录

本书体例
绪论: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由来 第二章 原点研究
第三章 艺术范式
第四章 数码属性
第二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范畴
第二章 形态层范畴
第三章 人文层范畴
第四章 科技层范畴
第三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例析
第二章 数码艺术交叉学科
第三章 数码艺术关联学科
第四章 数码艺术分支学科
第四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扩展
第二章 观念追溯
第三章 命题举隅
第四章 趋势研究
结语:数码艺术潜学科群建设
附录:数码艺术潜学科群范畴概览
译名索引
后记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