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奇迹抑或泡沫?艺术品市场上不断飙升、令人惊骇的高价纪录,意味着艺术品的品质、时代的趣味,还是某种运作?
收藏抑或投机?与股票、黄金和钻石相比,艺术品作为投资品的表现如何?
2011年压倒美国而雄踞世界艺术品交易排行榜之的中国艺术市场有何之处?为何只有在北京、上海和香港,才能清楚地看到艺术品的价格是由投机、想象与操纵所决定?
“在任何其他行业里会被称为内幕交易的事情,在艺术市场上不过是一次友好的谈话。”专注于艺术品市场三十余年,英国作家戈弗雷巴克在本书中生动地讲述了在1850 年到21 世纪之间这个商业时代艺术品的故事,揭秘高端艺术品尤其是画作的交易中种种操纵的伎俩:艺术家如何与商人合作,抬高艺术品的价格;商人如何精心设计,在短时间内转卖画作而得到五倍至五十倍的收益;19 世纪艺术市场的某次繁荣又如何持续三十年之久——要紧的并非艺术品的价格,而是利润。
但在作者看来,艺术品终究远甚于金钱:它们是便携的财富,更是人类贵的创造——一个人所能拥有的妙的物品。
摘要与插图
序 名利场 富人与艺术的价码(节选)这是一本关于艺术与金钱的书。两者的婚姻牢不可破、情深意长,让它们结合在一起的那场恋爱已经绵延一百五十年之久。从1620年到1650年,艺术与金钱在阿姆斯特丹和代尔夫特初坠爱河,又在18世纪中期的巴黎和伦敦再度重逢。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它们的关系变得愈加牢固。正是在这一时期,宫廷里的国王、亲王和贵族地主终于将艺术市场拱手让给了欧洲的金融家和工业中产阶级。
富有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富人对待艺术品的态度有着显著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国王、亲王和贵族们购买艺术品是为了收藏,而以商业为取向的中产阶级则是为了交易。
艺术品交易并非新鲜事。在伦勃朗的时代,买卖绘画作品在17世纪30、40年代达到了狂热的程度。1772年,舒瓦瑟尔公爵(Duc de Choiseul)的拍卖在巴黎大获成功,由此创生出一个活跃的中产阶级艺术市场,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但在19世纪60、70年代,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有些画的价格高达1.6万英镑,超乎寻常,前所未见。公众为之入迷,唯美主义者为之震惊。
奥斯卡·王尔德谴责维多利亚时期的人追逐金钱,过于世故,也就是说,是一种的虚伪:“世故的人……知道每一样事物的价格,却不知道它们的价值”,这是王尔德创作于1895年的一出戏剧中达灵顿勋爵的话。[ 《温夫人的扇子》,第3幕。]
无论世故与否,为了投资和牟利而收购艺术品,现在已经成了全世界的通行法则。对艺术的热爱远没有死灭——在全世界,有为数众多的人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就是证明——但“为金钱而艺术”的态度却也极为盛行。毕加索作品的拍卖价达到1.06亿美元,私人交易价达到1.39亿美元,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作品据称卖得1.4亿美元,都是这种态度的明证。[ 毕加索的《葡萄叶掩蔽的裸体》(Nude with Vine Leaves),作于1932年,2010年5月4日在佳士得纽约拍卖行以10648.25万美元卖出;毕加索的《法国之梦》(Le Reve),作于1931年,据称由史蒂文·韦恩(Steven Wynn)和斯蒂文·A.科恩(Steven A.Cohen)在2006年私下交易;波洛克的《第5号,1948年》(No 5, 1948),据称由大卫·格芬(David Geffen)在2007年以私人交易方式卖出。BBC广播4台,2008年。]
这些离谱的交易让唯美主义者感到惊骇。纽约《时代》杂志的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谴责我们时代创纪录的艺术品交易价格,称其为“下流”;他论辩说,1.4亿美元可供修建十几座医院,为数千人的健康提供保证。[ BBC广播4台,2008年。]
但艺术家们似乎并不在意。在公开场合,就艺术投机和价格暴涨的问题而言,艺术家远没有唯美主义者那么在乎。
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尤其不在乎。他用钻石镶嵌而成的头颅作品《因为爱上帝》(For the Love of God)在2008年要价5000万英镑,成为全世界贵的艺术品。在拍卖会上,买卖赫斯特作品的投机者把他的价格炒到了1000万英镑。据其代理人说,赫斯特的私人财产已超过6亿英镑——他一定是英国历富有的艺术家。
他乐于与资助人、卖家和买家共谋发财,但这也并非新鲜事。类似行为可以回溯到17世纪的荷兰;以伦勃朗·范·莱因(Rembrandt van Rijn)为,有二十多位画家在艺术市场上肆意投机;还有像扬·范·霍延(Jan van Goyen)、阿尔特·范·德内尔(Aert van der Neer)和扬·范·德·卡佩莱(Jan van de Cappelle)这样的画家,他们除了艺术工作室还有其他生意,他们画画是为了让自己生意兴隆。[ 保罗·克伦肖,《伦勃朗破产记:艺术家其人、他的资助人以及17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