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之争

价格 3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
  面对这一让人困惑的难题,分析美学抛开欧陆传统美学"什么是艺术"的本体追问,代之以"艺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出现"的务实提法,为当代美学思考开辟出新的路径,但其对艺术的社会背景与批判功能的刻意忽略,也使唯我论的似是而非、的相对主义当道。
  《当代艺术之争》正是有感于此,在剖析当代艺术纷乱景观的基础上,省思各种艺术批评的得失,重构当代艺术的美学批评维度。

目录

序 交错的共时--为了建构一种当代艺术的美学 李军 /1
前 言 /1
第一部分 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 /18
第一章 "粪便"艺术 /19
第二章 当代艺术:一个富于煽动性的词语 /31
第三章 编年问题 /35
第四章 1960 年代:艺术爆炸 /43
第五章 1970 年代:"当态度成为形式" /59
第二部分 现代性式微 /63
第六章 格林伯格与现代主义批评的式微 /64
第七章 阿多诺与现代性的终结 /69
第八章 后现代叙事 /75
第三部分 当代艺术危机 /87
第九章 辩论的实质 /89
第十章 对当代艺术的审判 /92
第十一章 如何阐释危机? /105
第四部分 哲学与美学辩论 /114
第十二章 范式的转变 /115
第十三章 艺术界 /126
第十四章 问题重重的审美标准 /148
第五部分 艺术、社会、政治 /162
第十五章 艺术、社会、政治 /163
结语 /192
译后记 /197

摘要与插图

交错的共时:为了建构一种当代艺术的美学
李军
1
我素以为自己不关心当代艺术,也从不参加当代艺术的活动。去年在意大利做研究,正值威尼斯双年展召开。那些天,我住在威尼斯军械库旁一条偏僻小巷里,每天出没于红墙绿水之间,免不了要与来自全世界的当代艺术粉丝们摩肩接踵而过。军械库里当代艺术的喧嚣丝毫没有吸引我,正如总督宫廊柱上的罗马式雕塑的细部,丝毫没有吸引他们;彼此的眼光看上去只有交错而没有交集,就像阳光与阴影,键盘上的黑键与白键,威尼斯的石头与海水,似乎永远不会重合。
2
我的学术兴趣亦在古代,尤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近年来更扩展到欧亚大陆范围的这一时期,也就是13—15世纪之间意大利与东方的跨文化美术交流。但有一个事实我没法解释:为什么在我历年的出版物中,竟有相当一部分是关涉现当代内容的:《“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1996)、《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2011)如此,《建筑与诗歌——林徽因、梁思成早期建筑设计与思想研究》(2012)和《沈从文的图像转向——一项跨媒介的视觉文化研究》(2014)更是如此。我的个人文集《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2012)中,亦收入了十篇当代艺术评论。而在即将出版的专著《缪斯的神庙——博物馆、教堂与现代艺术史体制研究》(2015)中,这种二重性更鲜明地表现为:我一方面梳理了从瓦萨里迄今的现代博物馆制度暨“现代艺术史体制”的历史生成;另一方面,则试图为这一现代性的体制,寻找更为古老的中世纪根源(基督教教堂及其神学的空间建构实践)——其中,古代研究的部分似乎是为了说明现状而存在的。
3
随着“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第一辑四本书的陆续出版,作为丛书的主编,一直忙于为每本书单独作序的我,终于有了一次机会,可以就丛书的整体用意和设计有所言说。若仅从此辑四本书的标题来看(已经出版的前两本《当代艺术的危机:乌托邦的终结》、《拉斐尔的异象灵见》,和正在出版的后两本——本书《当代艺术之争》与《信仰与观看:12—15世纪大教堂的艺术》),读者的印象除了像拨浪鼓那样,在反差极大的时代左右摇摆之外,是不易看出其间的内在关联的。其中关于当代艺术的两本出自的哲学家之手,关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艺术的两本,则出自的艺术史家之手,无论内容与写作手法均迥然不同,但这种设计倒是具有与本人上述的工作和兴趣相同的结构。那么,除了纯属个人性情的理由之外,主编究竟出于何种考虑,要把极为不同的它们放在一起,还冠以“新视野”的标签?它们究竟“新”在哪里?
4
这就涉及对于“当代”(contemporary)一词的理解。就语义而言,“当代”在中文语境中,意指“我们所在的时代”;在西文中,更强调了“共享的时代”的蕴含(西文:con+temporary=“共同的”“时间”)。问题在于,作为时间性的“当代”,是否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时间(所“共享的时代”)?它与作为时间性的“现代”(modern)有何区别(既然它们都包含了“当下”的意思)?是否存在着一种“当代”,不仅包含着“我们”的时间,而且包括了“不同代人”的时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当代”(同时代),它不仅是一部分人(一个共同体)“共享”的时间,而且是所有同时代人、甚至迄今为止所有代人“共享”的时间?一句话,“当代”的暧昧和歧义,意味着它是一个“争议”的场所,正是这一歧义性,才使得“当代”乃至“当代艺术”之“争”成为可能。
5
法国艺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 本辑收入了他的专著《拉斐尔的异象灵见》)不是理论家,但他关于“当代性”(contemporanéité)的思辨却理论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