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活水之源——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研究》从水文化与教育的视角对以侗族水文化为主轴建立起来的侗族传统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从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的必要性、侗族水文化与侗族传统技术的关系分析、侗族传统技术体系架构及其特征、侗族传统技术的教育价值分析、侗族传统技术的现代传承境遇及思考五个部分展开。本研究从文化多元存在及侗族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关系,论证了侗族传统技术现代传承的必要性;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基础,分析了侗族传统技术与侗族水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以水文化为主轴的侗族传统技术体系的一般特征;讨论作为侗族传统技术形而上体系的侗族传统自然观和宇宙观;对以稻、鱼、鸭共生稻作技术为核心的侗族传统技术进行专项深度调查,进一步发掘其文化与教育蕴涵,分析传统技术传承的基本路径及特点;对侗族传统技术的教育价值展开讨论,分析侗族传统技术现代传承面临的困境,进而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就如何重构侗族传统技术的现代传承体系提出构想,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传承地方性知识提供参考。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五、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传承何以必要:侗族传统技术现代传承的理由
第一节 侗族传统技术的现代传承是文化多元共生的必然选择
一、作为文化存在的侗族传统技术
二、侗族传统技术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侗族传统技术是侗族社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第二节 侗族的技术资源可为现代技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侗族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之比较分析
二、现代技术需要从传统智慧中汲取养分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构建具有侗族现代技术体系的现实要求
一、“水土不服”——现代技术与侗族传统技术的冲突
二、“土洋结合”——构建具有侗族的现代技术体系
第二章 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的水文化背景分析
第一节 侗族水文化溯源
一、源自遥远水乡泽国的民族记忆
二、侗族水文化的地域之养
三、侗族水文化的构型: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
四、侗族水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侗族水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分析
一、侗族水文化与生存方式
二、侗族水文化与“有款无官”的侗族传统社会结构分析
第三节 侗族水文化与侗族传统自然观、宇宙观
一、侗族水文化与侗族宇宙观
二、侗族水文化与侗族自然观分析
第四节 侗族传统技术与侗族水文化关系的考察分析
一、侗族水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技术体系建构
二、侗族水文化与侗族传统技术体系建构分析
三、侗族传统技术体系的特征
四、侗族传统技术的传承体系
第三章 侗族传统技术的专项考察
第一节 侗族稻作技术考察
一、稻、鱼、鸭共生为代表的稻作技术体系
二、侗族稻、鱼、鸭共生技术的生态价值
三、侗族稻作技术生产体系
第二节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考察
一、侗族传统建筑概况
二、侗族鼓楼建筑考察
第三节 侗族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考察
一、水资源与水的利用
二、对水的保护与控制
第四节 侗族食品加工技术考察
一、侗族酸食加工技术
二、油茶(早茶)加工技术
三、稻米和豆类食品加工技术
四、侗族饮食器具
第四章 侗族传统技术的教育价值分析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及技术的教育价值分析
一、关于技术的价值
二、技术的教育价值
第二节 侗族传统技术的生态教育价值分析
一、对现代技术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反思
二、侗族传统技术对个体生态意识的影响
三、侗族传统技术的生态伦理教育价值分析
第三节 侗族传统技术的民族认同教育价值/_
一、民族认同是民族个体成为民族成员的社会化过程
二、侗族传统技术是民族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四节 侗族传统技术对民族个体基本素质建构的教育价值
一、对个体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塑造的价值分析
二、对民族个体智力发展的教育价值分析
三、对个体意志品质的教育价值分析
四、对个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分析
第五章 侗族传统技术的现代传承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侗族传统技术的演变
一、现代技术的冲击与侗族传统生存方式的变迁
二、侗族传统技术传承与侗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和而不同——现代技术与侗族传统技术的冲突与整合
第二节 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的现代境遇
一、传承现状
二、侗族传统技术传承中的主体变化
三、传承路径的变迁
四、变化与机遇
第三节 侗族传统技术传承体系的重构
一、坚守与超越——侗族传统技术传承中的应有理念
二、侗族传统技术现代传承模式的多元构建
第六章 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的未来思考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