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犀利的视角,关注电影、争议的话题,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夫妇用清晰风趣的语言,严谨的思考态度,从电影产业、电影写作、电影艺术、电影叙事与风格、电影评鉴和展望未来六个部分展开激烈地讨论。
-----------------------------------------------------
好莱坞大片不行了?电影续集太多了?英雄电影为何受欢迎?票房数据怎么看才客观?网络宣传如何才能成功?大片就意味着高票房吗?影评人这样才能说得有分量!格里菲斯不是电影之父!电影是一门怎样的艺术?电影悬念为何次次都吊你胃口?动作片的叙事有哪些规则?转折点有哪几种类型?有前传,那是因为有“钱赚”!死亡档期也出好电影!动画片中的技术亮点需要仔细看!DVD会改变我们的观影习惯吗?
目录
行业观察
1.1 世界对好莱坞大片说不!? 003
1.2 直面电影续集不断的现实吧! 015
1.3 待售的英雄 028
1.4 谁是周末票房?或者说,怎样解读票房数据。 048
1.5 《波拉特》的成功和《航班蛇患》的失败:
影片网络宣传的比较分析 055
1.6 撼不动的大片 065
电影写作
2.1 评论危机 075
2.2 你需要的不仅仅是爱 087
2.3 电影人应该被定论吗? 094
2.4 写评论的讨厌读《综艺》体 106
电影艺术
3.1 但又是怎样的一门艺术? 113
3.2 或许,你的电影头脑就是如此 129
3.3 电影依然举足轻重 139
叙事和风格
4.1 剖析动作片 153
4.2 时光推移,转折依旧 171
4.3 闪回大师 182
4.4 原创性与起源故事 205
4.5 好演员就意味着好表演 210
4.6 安妮奖的标准 216
4.7 摇摆镜头编年史 227
4.8 停不了的欢笑:纪念鲍勃?克兰皮特 239
电影评鉴
5.1 来自死亡档期的票房怪兽 247
5.2 柯南伯格的暴力反转 262
5.3 电影看观众 271
5.4 《通天塔》的教训 276
5.5 贫民窟的前世今生 284
5.6 我为鼠狂 304
5.7 令人叫好的混蛋 312
展望未来
6.1 新媒体和旧叙事 329
6.2 天国电影院 340
6.3 我的电影不要钱 354
摘要与插图
1.1 世界对好莱坞大片说不!?World Rejects Hollywood Blockbusters!?
2007年2月28日
克里斯汀
我之前在埃及待了两周,刚刚才回到美国,在开罗到纽约的10小时航班上,我有充裕的时间来品读《先驱论坛报》2月24/25日一期的内容。其中一篇名为《好莱坞步入夕阳》的文章宣称好莱坞即将走向衰落。
这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奈森?加德斯(Nathan Gardels)和迈克尔?梅达沃伊(Michael Medavoy)。前者是《新视点季刊》(New Perspective Quarterly)和《环球观点》(Global Viewpoint)的编辑,后者作为凤凰影业的席执行官,同时也是包括《波特小姐》(Miss Porter,2006)在内的多部影片的制作人。根据文章附带的履历简介,这两位作者正在合著的一本书主题是“关于好莱坞在美国的世界形象起落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先驱论坛报》上的这篇文章可以算是两位作者在2007年2月21日一期的《赫芬顿邮报》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的缩略版。那篇文章名为《奥斯卡的人心所向vs.好莱坞的攻势》1 。其实这篇文章的主题并非奥斯卡,而是针对本土和国外市场对美国大片日渐衰退的兴致。两位作者在文中的一系列判断都试图表明好莱坞即将失去“长达一个世纪”的世界电影产业的中心地位。(实际上美国电影直到1916年才登上了世界电影市场的头把交椅,不过相比下文中其他站不住脚的论断,这点错误倒显得微不足道了。)
1.外国影片包揽了今年所有的奖项和赞誉。
“外国导演的影片,诸如《通天塔》(Babel,2006),《女王》(The Queen,2006)和《回归》(Volver,2006)这些影片虽然在票房上收益甚微,却赢得了很多奖项;而好莱坞大片虽然收入颇丰,但其中大部分来自国外票房,且在各类竞赛评选中被忽视。”加德斯和梅达沃伊指出甚至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样的老牌导演也是靠一部日语影片在奥斯卡的提名中占得席位的。
对这一论断我们可以提出多条反对意见。严格说来,《女王》的确是外国片,但不是外语片。英国电影在奥斯卡上的表现历来不差,早在1933年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便依靠出演《亨利八世的私生活》(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1933)中的国王一角获得了男演员的奖项。我们还是不要把英国电影和外语电影混为一谈,好吗?
当然加德斯和梅德沃伊写文章时无法未卜先知,其实这些“外国”片没有一部获奖。《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2006)这部美国类型片倒是获奖了。马丁?斯科塞斯这位受人尊重的好莱坞导演,终于赢取了一座“导演奖”的奥斯卡小金人。实际上他是翻拍了一部香港电影,而且他确信大部分美国观众都不会去看一部进口的外语片,比如港版《无间道》。
倒是有不少的本土影片赢得了各类奖项和好评。在有些年份里,比如2005年,大部分的影片提名都是像《撞车》(Crash,2005)和《断背山》(Broke Back Mountain,2005)这样的英语艺术片。如果《无间道风云》今年未能问鼎影片,还有《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2005)这样的本土影片竞逐奥斯卡奖项。回想一下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有多少的独立制作影片获得了奥斯卡影片的奖项。《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和《芝加哥》(Chicago,2002)这两部影片就当属此列。(加德斯和梅德沃伊在文中丝毫未曾提及独立制作的美国影片,因为他们在讨论中已经预设了那些非模式化制作的电影只可能来自国外。)
2.外国影片展示了“我们在眼下的世界中所经历的变化”。
就是说这些影片反映了真实的世界,因此更受赞誉也更值得赞赏。相比之下,“美国电影制作者们太频繁地鼓捣出一堆模式化制作的声光大片”。
我们再次可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