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 投资 旅行-穿越六大洲的投资奇遇

价格 59.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5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从巴西的农田到哥伦比亚的金矿,从中国的购物中心到印度的酒店旅馆,从南非的葡萄酒庄到迪拜的热闹广场,克里斯托弗·迈耶走遍了,为投资进行实地考察,探寻隐藏在狭小缝隙和偏僻角落中的投资机会。
  跟着作者游历中东、非洲、亚洲、澳大利亚和美国,会见各地的基金经理、政府官员及关键人物。
  揭秘细致入微的投资观点和投资主题,探索农业、水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每章结尾都凝练了所涉地区的精华内容,便于读者以此为根据开展进一步的咨询。
  《环球投资旅行:穿越六大洲的投资奇遇》中丰富的投资观点能帮助你优化未来的投资组合。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还能了解各地市场的趣闻轶事。
  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对经济的贡献次超越了发达国家。这种改变给投资者带去了大量的机会,新兴市场、成熟市场概无例外。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从这次乾坤大挪移般的剧变中获利。

目录


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前言

致谢



第1章 世界回归正常

周期:今天我们身在何处

世界经济的规模与开放程度

季风海洋:未来缩影

金砖四国?中东北非!

从几帧剪影看正在回归正常的世界



第2章 哥伦比亚:探寻传说中的黄金之国

山的子民

这里有石油

新的黄金之国

哥伦比亚的其他投资机会

假如我只能购买一种股票

哥伦比亚的企业联盟

哥伦比亚运河

拉美经济体?



第3章 巴西:土地大国

巴西的肉类大王

日渐富裕的巴西

投资巴西所缺乏的那一样东西

圣保罗:巴西的经济心脏

“深挖先生”

弗洛里亚诺波利斯:穿着人字拖游荡

巴西货币的“返工”

巴西鸡尾酒危机



第4章 尼加拉瓜:人间天堂

中美洲冉冉升起的明星

格拉达纳:美洲城市的复兴

莱昂:如何以2 000美元的月收入在历史古都享受舒适生活

湖泊之地和火山之国的财富



第5章 中国:危机与机遇

老北京谢幕,新北京登台

亚洲消费者的崛起

向中国人出售洁净水

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患

水女皇驾到

颇有启发意义的香港之旅

中国的货币

为什么煤价会飞涨

“中国版乙醇”

超凡的中国制造业:充满勇气的怪才

中国超越鲁尔区

中国经济泡沫?

到访菜百黄金市场

预报中国天气:阴,可能有雨

卡尔·克罗的冒险



第6章 印度:别喝自来水?

投资印度非易事

印度夏日

印度的实体经济--并非如你所想

拉贾斯坦的石油宝藏和印度的能源需求

马拉巴尔海岸

巨额资金涌入印度房产市场

海德拉巴的景象

在孟买买黄金

作物价格非同小可



第7章 阿联酋:别墅吉普赛人

迪拜2007:阿拉伯的新兴之城

迪拜2009:泡沫破裂

阿布扎比--地球上的地方之一

迪拜的债务危机

迪拜的未来

阿联酋需要什么

为什么迪拜依然重要

伊本·白图泰的故事



第8章 南非:彩虹之国的资本经济

约翰内斯堡:黄金之上建起的城市

中国企业捷足先登

寻找非洲彩虹

一张来自开普敦的明信片

开普敦工业园区

我投资非洲路线

赌大势所趋之事



第9章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上下而求索

中东燃气

LNG相关介绍

农线:墨尔本

到新西兰去

常绿树下的投资建议

新西兰的世界经济地位



第10章 东南亚:环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曼谷:洪水的背后

泰国的沃伦·巴菲特

柬埔寨:奇迹之国

金边:亚洲之珠

李奥帕资本:边疆市场高瞻远瞩的投资者

吴哥窟、洞里萨和湄公河

越南:一个国家,而不是一场战争

河内:众湖之城

沙普伦先生的探险



第11章 蒙古、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和中亚地区: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机会

阿根廷:暴殄天物

俄罗斯母亲:惊喜满载

中亚

摘要与插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过去的300年间,发达国家取得的物质文明进步是无法否认的。但你观察得越仔细就越清楚地明白,这些成就不像是讴歌了人类有多么聪明,倒更像是证明了欧洲人有多么幸运。
  欧洲人欣然迎来了工业革命。其他国家的人没有主动迎接,或者没有条件来迎接这场革命。因此,相对而言,在工业革命的初期,世界局势转到了非西方国家的对立面。但是如果局势再转得久一点,它又将回归起点。今天的情况便是如此。
  在过去10年里,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和私人经济的发展回到了中世纪时期的状态。而同时,新兴市场的经济节节攀升,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直追上来。
  1969年,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来到巴黎游览。30年后的1999年,我重返巴黎并在此定居。一切几乎都是原样。一样的高楼,一样的人群。除了人们开的车、穿的衣服不同了,你几乎不知道这个城市究竟有什么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我来到中国。有人带我来到一片尘土飞扬的不毛之地前,告诉我这里即将建起一座全新的城市——深圳。当时我简直无法相信。整个乡下看起来泥沙遍地,既荒凉又贫瘠。而当我2010年故地重游时,那片土地却变了样。据说深圳的居民数量是整个巴黎大都市人口的3倍,而深圳也只不过是中国数十个新兴城市中的一座罢了。北京,这个在过去灰蒙蒙、空荡荡、缺少生机的地方,如今四处可见光鲜亮丽的高楼和豪华轿车,堵车时的车辆可以延伸100英里。
  这些例子中蕴含了一个教训。
  大多数人都将物质发展视作源源不断的创新、投资和技术成就的结晶。我们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在过去几代人的时间里似乎都是这样的。启蒙运动一旦开展起来,我们就以为持续的物质发展是稳稳的事儿了。科学手段让进步变得司空见惯:试验全新理念,重审已有观点,系统化地剔除站不住脚的观点,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我们摆脱了过去的局限之后,就可以期待更多的财富和知识,直到永远。
  但是世界并不是这样运作的。没有人可以永远立于。竞争者无处不在。
  举个例子,农业应该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肥沃的新月地带和尼罗河峡谷。但是由定居务农的农民创造出的财富却招来了游牧部落的觊觎。游牧部落具有自己的优势:善驭马、狩猎,骁勇善战。骑兵军团向农民发起袭击,将其征服。
  同样,那些发明了弓箭的部落一定也曾让无弓无箭的人们大伤脑筋。
  科技进步并不能同时、均等地裨益世界上的所有居民。在南美、东南亚和非洲的丛林里,甚至就在这几年,都还有人过着和1万年前或2万年前一样的生活。
  在发现美洲新大陆时,欧洲、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已经有数个生活水平基本相当的文明。在1600年,一个来自欧洲的农奴、一个来自中国的农民和一个居住在安第斯山脉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或许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那些也极地使用化石燃料的国家都有各自的体制和习俗作后盾,而它们的体制和习俗就是为了适应新科技应运而生的,无怪乎这些国家能够先发制人了。
  欧洲及其殖民地乘上了燃煤火车和燃油战舰一路向前,摧毁了新世界文明,蹂躏了亚洲国家。印度历曾遭葡萄牙、法国等殖民者染指,后来被英国占领。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开通对外贸易,并成为迅速、颇具天赋的模仿者。中国先是被西方战舰围攻,后遭其铁蹄践踏。
  如今的世界大不一样了。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其进程曲折蜿蜒让人难以预料,也为富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创造了诸多机会。你将在本书中读到许多这样的例子。
  克里斯托弗·迈耶走访世界各地,寻找这些机会。我曾与他一同访问中国,在法国参加会议,还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