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的金融帝国-华尔街飓风-II

价格 3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华尔街飓风横扫,中国该怎么做——
投资启动还是消费启动?
启动股市还是启动产业?
启动车市还是房市?
靠政府还是靠民营企业?
加薪刺激消费还是减薪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
一本书深刻思考和详细记录中国冲破经济危机惊涛骇浪的方略!
 

目录

第一章  美国仍陷危机之中
  一、危机蔓延的机制解析/3
  二、蔓延的过程/19
  三、典型案例解析/28
第二章  英国会是下一个冰岛吗
  一、昔日的日不落帝国/43
  二、英国究竟怎么啦/44
  三、英国会破产吗/51
  四、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52
  五、已经采取了哪些救助措施/52
  六、未来还需要做什么/55
第三章  日本陷入深度衰退
  一、刚出苦海又入泥潭/59
  二、曾经的辉煌/62
  三、为何危机中受重伤/63
  四、关于日本经济的两个争议性问题/66
  五、日本经济未来面临严峻挑战/69
第四章  危机漩涡中的世界
  一、美国伤风,感冒——华尔街飓风已经酿成经济危机/73
  二、美国的危机怎么会蔓延到全世界/74
  三、风雨飘摇中的各国经济/75
第五章  危机顽症:原发抑或感染
  一、宏观视角的透视/95
  二、微观视角的诊断/101
第六章  当前的经济危机——从比较的视角分析
  一、“大萧条”与当前经济危机比较/111
  二、与亚洲金融危机比较/120
  三、与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危机比较/123
第七章  大拯救
  一、的大拯救行动/129
  二、未来还有什么招:战争救市论是否空穴来风/140
  三、救市大辩论/142
  四、大拯救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未来走势/147
第八章  中国的对策
  一、飓风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审视/155
  二、政府已经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政策/156
  三、可供政府进一步选择的政策分析/161
  四、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180
  五、银行业应对危机的策略/189
第九章  个人应对危机的策略
  一、危机应对之守与攻——工作策略/195
  二、危机应对之守与攻——生活策略/196
  三、危机应对之守与攻——理财策略/196
第十章  我国现行政策评价
  一、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毛病不少/209
  二、缓交社保资金留下后患/210
  三、缓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个坏主意/210
  四、刺激内需背景下看“三农”问题/211
  五、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国外向经济战略思维/212
  六、现行征地制度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危害严重/213
  七、给国民派发国企红利和外汇储备只能算是应急主意/214
  八、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要适当加快/215
  九、共同富裕是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215
 
附录一  经济危机名词解释/217
附录二  经济危机大事记(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39 

摘要与插图

过去,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主角是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而到了 2006年,美联储数据显示,华尔街投资银行已经控制了60%的住房抵押贷 款融资市场。
这一市场的包括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摩根士丹利、德意 志银行和瑞银集团。他们从贷款机构手中收购住房抵押贷款,将贷款集中 起来组成资产池以分散风险,而后将资产池分成小份(tranche)出售。在打 包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代理客户交易或自行交易的过程中,华尔街获取了
巨额利润。以雷曼兄弟为例,其过去3年中屡创纪录的收入与利润增长在很 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相关业务。
在次贷危机中为什么 投资银行反而率先纷纷倒下?
近年来,投资银行的业务重心纷纷从传统的经纪和投资银行业务向自 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转移。以高盛为例,1997年该投资银行业务 收入为26亿美元,而交易和直接投资创收29亿美元,两者难分伯仲;然而 到2006年,投资银行业务上升为56亿美元,交易和直接投资收入猛增至256 亿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5%和68%。换言之,传统的经纪和承销业务所
占比重大幅下降,而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交易和自有投资。
老式投资银行业务以收取佣金为赢利模式,风险固然小,但是利润率 也不高;自营业务用自有资本投资,将风险直接带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 。
与此同时,投资银行成为发起成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E)和对冲基金 的主力之一。据美国报道对冲基金的ALPHA杂志的数据,2007年全美的 两家对冲基金分别是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基金和高盛资产管理基金(其前身是 的高盛Alpha基金),分别管理330亿和325亿美元。而次贷危机的
全面爆发,正是以2007年8月贝尔斯登麾下的两家对冲基金崩盘为标志。
,交易不透明,且大量使用杠杆和衍生工具成为投行赢利的武器 。自2003-2008年,美林的杠杆率猛增至28倍,也就是说,每1美元的资本 撬动了28美元的资产规模。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增加到33倍,高盛也上升 到28倍;而直到破产前,雷曼兄弟的杠杆率仍高达30倍,这还不算sIV等表 外业务的杠杆效应。事实上如果算上这些杠杆,华尔街投行的杠杆倍数可
高达50~60倍!如果投行套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算法的话,他们的资 本充足率在1%~2%。
这种高杠杆率有着明显的双向放大作用:以30倍的杠杆率,投资银行 家可以用10美元做300美元的投资,只要有3.3%的收益率(接近于美国国债
利率),投行就可以赚回本金;相反,只要损失超过3.3 9/6,本金就会血 本无归。
更可怕的是,投资银行的融资来源,是靠信心和抵押物支撑的短期票 据市场,通常是借了新债还旧债的滚动借债模式。由于规模庞大,环环相 扣,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错,才能保证庞大机构运营所需资金,俨然变成了 一种借短债、放长贷的银行。借贷短期资金供长期投资使用可能带来灾难 性的后果。2008年7月的数据显示,雷曼兄弟有2/3的债务都属于短期借款 ,摩根士丹利有61 9/6的债务属于短期借款,美林和高盛的短期债务的比 例分别是55%和49%。虽然短期债务的融资成本通常较低,可一旦信贷出 现紧缩状况,金融机构就将暴露严重的财务风险。
投资银行敢于采取这种高杠杆模式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外部的监管 缺失。投资银行的杠杆比例在现行监管框架之外,并不受巴塞尔协议对商 业银行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约束。而投资银行家对建立于精美数学模型
上的风险管理体系显然自信,只要不出现概率极小的事件,华尔 街总有办法用各种信贷衍生工具把风险转移出去。二是20世纪末投资银行 放弃合伙制转为上市公司之后,投资银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都发生了巨大
变化。无论是合伙制还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