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兴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作用的产业。《科技园区与新兴产业集群:以长吉图先导区为例》以科技园区作为创生新兴产业的着眼点,研究长吉图新兴产业带发展战略定位及具体目标、科技园对长吉图新兴产业带发展的作用机制、科技园与长吉图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组织、协同发展的模式和协同发展途径等问题,对新兴产业的创生与培育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录
◆总序(张来武)
上篇依托科技园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科技园区与产业集群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科技园区与产业集群的研究区域及重点概念界定
第三节科技园区与产业集群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科技园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生理论
第二节产业集群发展理论
第三节创新集群发展理论
第四节科技园区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产业布局、产业选择与产业培育理论
第一节产业布局理论
第二节产业选择理论
第三节产业培育理论
◆第四章科技园区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国内外实践
第一节国外科技园区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实践
第二节国内科技园区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实践
第三节科技园区培育新兴产业的问题与经验
下篇依托科技园区培育发展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
◆第五章长吉图先导区的产业发展与开发区布局
第一节长吉图先导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二节长吉图先导区的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长吉图先导区内开发区的布局与发展情况
◆第六章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节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三节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七章依托科技园区的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第一节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原则与基准
第二节备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的建立及重点发展领域的遴选
第三节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第四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长吉图先导区的发展模式
◆第八章依托科技园区的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的培育
第一节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第二节长吉图先导区科技园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带的培育模式
第三节长吉图先导区科技园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关键
要素的培育
◆第九章依托科技园区培育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的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上篇依托科技园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绪论
历史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并成长为主导产业的过程中,有的国家和地区抓住有利时机后来居上,有的却因丧失机遇而衰落。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跻身世界行列就必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获得在市场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有效途径。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把加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振兴、抢占市场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发展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仍处于相对落后水平,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吉林省应抓住产业跃迁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
第一节科技园区与产业集群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必将迎来新的科技革命
目前,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明显,经济环境日趋复杂,未来新兴国家保持高增长驱动力更加困难。从世界范围看,尤其是欧洲丹麦等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虚拟经济、过度福利是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复苏和避免经济危机,开始进行再工业化,实现实体经济回归。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受益于技术革命力量的推动,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的生命力、成长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低速缓慢增长是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势能走向衰弱的表现,必然会有新的突破性的技术来冲破这个趋势,新的科技革命即将到来。
(二)复杂多变的地缘关系要求以产业立足
当前,我国周边地缘关系复杂。随着中国的崛起,经济增长、能源需求、海上权益、海外利益等,使得地缘空间成为制约中国持续发展的因素。目前,俄罗斯的远东、朝鲜的罗先地区、韩国的江原道,以及日本的鸟取等地都在制定地方经济振兴战略,这为东北亚在地方层面的合作上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长吉图地区是中国的沿边近海地区,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是中国内陆距离日本海的地区。从地理位置看,在东北亚区域内(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朝鲜)长吉图处于几何中心的位置,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然而,吉林省尽管身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但周边国家地区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吉林省这一地缘优势不仅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反而成为地缘瓶颈。同时,偏低的外贸依存度,一直是东北地区经济的明显“短板”,在东北地区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地位被“边缘化”的过程中,长吉图地区更是无法伸展其“中心区位”的优势,被“憋”在了中部。早在1992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倡导下,中、俄、朝、韩、蒙共同启动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吉林省政府、学术界(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积极参与该开发合作项目。,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的地区于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区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珲春市;1999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境参与到地区开发中来。从整体开发进展来看,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建港条件,以及周边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条件和政策、制度因素的限制,与预期的目标差距较远。未能开发成功的原因被认为是:“边境地区经济体量不大,人口集聚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不能够有效支撑性区域合作开发。”目前,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客观层次性,决定其产业结构的演替方向不同。日本产业多属资本、技术高度密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