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基本上覆盖了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各种类型,目的是为了全面地反映其社会功能。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梳理剖析,力图说明不同类型公益组织的参与机制及其特点,分析、总结它们的经验及模式。事实表明,非公募基金会在推进公益事业的进程中,做了大量的努力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挑战:一方面源于组织自.身建设,这是组织发展的根本问题,要求它深入社会,突破已有的思维认识框架,积极适应社会,引导其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原有政策制度的不足已经充分显现,对公益事业造成了明显的制约作用,急切需要新的调整。创造条件、为公益组织搭建创新平台,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组织不仅需要增强自身实践能力,而且需要学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技巧,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量的事实表明,非公募基金会、政府、社会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不仅有利于组织使命的实现,也有利于公益目标的实现。
目录
导论
公民精神的着力推动者——南都公益基金会
茶情·茶人·茶事——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众拾希望之柴,让公益之火更旺——杭州市关爱孤儿基金会
艺术基金会发展道路上的荆棘——吴作人美术基金会
世界屋脊的屋脊——苹果慈善基金会
推动产学合作践行国企责任——宝钢教育基金会
从体育精神到公益价值——广西李宁基金会
联合众力,创新公益——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用公益之心促科学,以科学信念做公益——周培源基金会
汇八方涓流,襄教育伟业——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厚德载物公益育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香江真情送温暖,回报社会献爱心——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类公益价值的推动者——福特基金会
三十年“长江”之路——李嘉诚基金会
框架下的环保之路——世界自然基金会
后记
摘要与插图
公民精神的着力推动者——南都公益基金会【案例梗概】
南都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5月,是经民政部批准并登记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该组织成立以来,以支持民间公益事业为己任,在积极开展“新公民计划”、“5·12灾后重建资助项目”、“公益组织孵化器(NPI)”等公益项目的同时,加强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在做好“种子基金”的基础上,提高资源运作能力,撬动了其他社会资源投入公益事业,增强了我国社会公益组织的整体实力,使公民精神和公益价值得到了有机结合。
【案例正文】
一、组织介绍
(一)组织产生的社会环境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曾经在历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原有社会结构下的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严重束缚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社会问题,进城读书难和融入城市难是该问题的核心,农民工相对剥夺感增强、其阶层自我认同偏向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