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消费·疯狂还是理智:读懂人类消费的隐秘心理》的核心是探讨什么是消费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消费,不过其中有三章的内容更侧重于探讨“消费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一问题,并且其中提到了对政治经济学本质的反思,以及对当前人们提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方案的一些质疑,许多在《物质》一书中没有提到的有关政治和经济的议题在《消费·疯狂还是理智:读懂人类消费的隐秘心理》中都有详尽的探讨。而在当前各种各样的重点关注之中,我深感立场的重要性,因此也使《消费·疯狂还是理智:读懂人类消费的隐秘心理》看起来观点明确。
目录
第一章 消费怎么了
作为当今的热点论题之一,消费的功过是非已经无数次的被搬上学术辩论的舞台。这一次,站在舞台中心的是三位有着不同背景但却同样对“消费”乐此不疲的环保主义者迈克、社会主义者克里斯,以及人类学家格蕾丝。三人的观点交锋会给我们的传统思维带来怎样的挑战。
第二章 消费者社会
什么是消费者社会?当一个岛屿变成一个消费者社会之后会发生什么?成为一个消费者社会是否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已经被的商品文化淹没了?消费就是资本主义吗?我们究竟要如何看待消费者社会。
第三章 我们为什么购物
人们购物的动机看似简单,实际却寓意深远。如果我们可以用花生酱这种普通的食品来理解人们购物的动机和选择,那么我们能否认同将购物这种行为理解成一种牺牲呢?也许,我们所见的购物背后的道德观,至今只是冰山一角。
第四章 为什么是牛仔裤
牛仔裤的不败神话是其他任何一种服饰都不能与之比拟的。牛仔裤究竟是如何同时占据了时尚潮流与消费者心理的高地而长盛不衰的呢?问题的答案正如之前两章一样,穿牛仔裤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
第五章 愚蠢的经济
消费与经济息息相关,而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是导致消费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本章中,笔者将政治经济更多地看成是、种结果而不是原因。并且只有当我们承认经济在本质上是极其愚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读懂经济。
第六章 如何不去拯救一个星球
回到我们的舞台中心,三位主角的针锋相对再次上演。面对消费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究竟要怎样的解决方案才能够做到既不厚此薄彼,又不纸上谈兵?也许,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绝望。
后记
摘要与插图
克里斯:同时我们回到这本书上来,在我翻完前几页之后,我发现作者开始转向了更加具体且对我来说更容易接受的对健康和可计量的福利方面的一些考量。在我看来,这本书想要证明的,而且也确实证明了的,就是不平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件坏事。一开始人们的体魄更加健康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摆脱了贫困,并且从础的发展中挣脱了出来,但是一旦我们的发展到达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即使同样富有的国家之间也会出现显著的差异。在这本书的核心部分有一系列的图表,而这些图表的类型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20个国家之间进行的对比,而另外一种则是在美国各州之间的对比。这些图表的其中一个变量就是各国之间以及美国各州之间社会不公平的程度。考量的背景则是健康和福利等一系列因素。第二组图表将各国和美国各州之间的平均收入作为考量对象,而背景同样是健康和福利等一系列因素。因此,比如,在第一组数据中,他们注重三个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社会问题和儿童健康水平。而通过这些图表的数据显示这些问题与平均收入没有一点儿关系,但是却都深受社会内部不平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想表达的重点是:我们的直觉认为,如果美国是个更富有的国家,或者说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那么便会在全民健康、社会问题和儿童健康等问题上做得更好,但是这些图表却清楚地告诉我们那些富有国家,包括美国在这些方面上做的其实并不比那些贫穷国家好到哪去。而比起那些社会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在财富分配上更加平等的国家以及美国的各州则在这些方面要做的好得多。这个结论简洁明了。我引用一下书中的话:“整个人口和世界各国之间在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根本不重要,但是在同样的人口中收入差距却影响巨大”。
这种模式在之后重复了许多次,无论他们用什么其他足够有力的数据来测试,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些考量的范围从肥胖症到教育成就,从对他人的信任度到婴儿死亡率,从暴力水平到社会流动程度,从犯罪率到少女怀孕等。在每一种情况中,社会不平等水平都与这些差异息息相关,而财富的多少却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而这本书出的结果就是,他们表明即使是富裕国家中的富人也同样受到了社会不平等的影响。例如,瑞典穷的群体中婴儿死亡率仍然比英国有的人群要低。而也因此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为什么平等对每个人都有益处”。
有个相当具有话题性的主张跟我今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有关英国“大社会”的话题有点关系。在这本书中,作者强有力地论证了社会不公的加剧会导致人们之间信任的缺失,而人们之间信任的缺失又会导致他们不愿意参与公共活动。2011年,英国联合政府想要削减社会福利待遇,而以志愿活动和市民参与他们所说的“大社会”来作为替代。但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正是在加剧社会不公,而这将不可避免的影响群众参加那个“大社会”的积极性,而因此就导致了这个“大社会”的萎缩。他们正好将事情本末倒置了。说实话,这本书中涉及消费的内容少得很,但是我认为它却与消费密切相关。就像在一个动画片28中,画面上出现一个又大又夸张的购物袋,上面写着“你做梦也买不起这东西”,因为这是突出社会不公的炫耀性消费行为,而且这会引起人们内心的攀比和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