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是全国第一家以“山地民族研究”为核心主题的学术集刊,秉持“学术为本,追求”的学术理念,突出“本土化,化,跨学科”的办刊,确立“贵州经验,中国实践,面向世界”的学术定位,旨在为广大学界同仁提供一个发表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以期推动中国山地民族经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的学术真正融入世界学术主流。
目录
卷语 迈向中国山地民族研究的新天地【纳日碧力戈 龙宇晓】/1
山地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
从山地民族符号到中国关键符号
——中国关键符号体系建构的人类学辨析【纳日碧力戈】/3
透视贵州高原的“寨子文明”
——土著观点与他者视角的双重观照【潘年英】/14
山地民族民事纠纷非正式解决机制研究
——以湘黔桂边区侗族为例【郭 婧】/24
黔北乡土民居装饰的山地民俗文化脉络【聂 森】/36
侗族拦路仪礼歌的当代变迁【吴文仙】/44
雷山苗族鼓藏节田野调查报告【潘定发】/67
山地民族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
侗族传统山地林业研究四题【龙春林 杨昌岩】/103
侗族地区传统“林粮间作”模式探微【秦秀强】/123
香禾糯遗传资源传承保护的社会性别分析
——来自一个侗族山村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报告【龙宇晓 蒲 琨】/131
山地土鸡品种的社区参与式保护与开发探索
——贵阳市郊洛坝村的实践及其启示【李 丽】/150
贵州山地猪种多样性传承的文化驱动机制
——基于民族动物学的研究视角【郭玉红】/163
山地民族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
清水江契约文书疑难字词考释【魏郭辉】/175
清水江下游苗侗碑刻文献遗产的人类学田野考察【龙宇晓 秦秀强】/186
苗族山林契约文书著录整理规范研究
——从姜于休家藏契约整理校注谈起【胡展耀】/206
山地民族开发史
清王朝对湘黔“苗疆”的管控与开发
——基于政区治所的历史人类学分析【凌永忠】/219
民国时期民族地域分布研究述评【吕艳玲】/237
清初开发与经营山地民族地区的典范
——故临安府三长官司地的个案研究【付 春】/252
明王朝对西南边疆山地开发与统治的深入
——以十八寨守御千户所设立筑城为例【曹洪刚】/267
山地民族人口、旅游与经济
抗战时期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在云南的人口普查【杨海挺】/277
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复兴与衰退
——以贵州高原的天龙屯堡为案例【吴亚平】/289
摘要与插图
卷语 迈向中国山地民族研究的新天地纳日碧力戈 龙宇晓
在中国学术阵地上营建一个专门致力于山地民族与山地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创办一份专门探讨山地文明的学术期刊,是我们多年的学术愿望。随着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于2012年11月在贵州师范学院乌当校区正式揭牌成立,这一学术梦想终于得以实现。高等研究院创建伊始,我们就将山地民族文明的研究确定为全院学术的核心发展方向。学校主要领导对于这一研究方向的建设高度重视,一直大力鼓励院内研究人员要从贵州作为山地省份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努力将中国山地民族文化的深度研究、世界山地文明的比较研究,打造成为高等研究院乃至全校和全省在国内外独树一帜的学术品牌。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依托高等研究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山地民族学研究的“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并创办了我们眼前所见的这份《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
作为关注符号的人类学工作者,我们已经习惯于从事物与象征意义关联的角度研究问题。在我们看来,《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的创办本身就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标志着中国的民族学人类学在研究视域上又有了新的拓展和进步,对山地民族与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正在成为学术“文化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山地民族与山地文化的研究正在由随机转向自觉,从单兵作战走向团队集体攻关,从零散作业开始走向专业系统化,表明我们正在走向山地民族学研究的新天地。
山地是具有一定海拔高度和坡度的陆地表面单元,占据了陆地面积的近1/3,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空间中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口在不同程度上依赖着来自山地的各种资源。对于山地的定义有很多种,山地环境科学家钟祥浩在综合考察了10多种山地定义之后认为,山地应该是指“具有一定海拔、相对高度和坡度的高地及其相伴谷地、山岭等所组成的地域。这种地域类型不但具有层次性,而且具有空间分异的尺度性。山地自然地域类型极其多样,而且千差万别”。如他所说,“把丘陵和高原列入山地范畴的这种‘广义山地’概念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详见钟祥浩《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研究》,载《山地学报》2011年第1期)山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自然和文化两个方面:从自然的角度看,山地系统是地球表层演变过程的主体,控制着地理生态格局与水系的发育及演变,孕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是水土保持的控制器;从文化的角度看,山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多民族的文化,也生成了的山地人文生态。因此,山地和山地民族文化的研究,业已在范围内成为地理学、生态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等多学科、多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共同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