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饮食悠闲》是梅墨生先生的作品,语言干练,思路缜密,很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本书优于其它同类图书的文学品质会让它在出版市场独树一帜,读书为乐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休闲方式。本书对中国人特有的处事态度与儒家风范进行了阐述,道出了中国人悠然自得的风俗雅事,视角不同,君子之气飘然于纸上。
目录
一闲暇中的优雅文化/1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会享受悠闲。悠闲的生活方式既是产生优雅文化的基础,又是优雅文化逐渐形成生活模式的一个传统心理。没有生活态度的悠闲,不可能产生优雅的文化理想,优雅的文化理想又会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君子以向晦入宴息/5
披览大量古籍,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人重视养生炼性,而其养生炼性又多数重视于一种良好生命状态的恒常化。只有心性恬淡安和,肢体不妄劳作,又动静适度,才可能葆有生命的健康以至达到长寿或长生久视。古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既是十分功利的——延寿养命,又是超功利的——具有一种生命的美感享受,可以体会到美妙优雅的人生乐趣。
三逍遥与悠闲/9
庄子奇诡伟丽的思想翅膀不仅开启了后世神仙方术的仙梦,更为无数向往精神自由的人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栖息地。我因此以为,老庄是教授中国人享受悠闲之福的始祖,又是教授中国人具有“活命哲学”观念的始祖,当然更是教授中国人真正会体悟平淡自然与绚烂伟丽之大美的始祖。
四隐逸与陶渊明/15
陶令的“桃花源”令人神往。但是这位时而述归隐之无穷乐趣又时而说“闲居寡欢”的隐士,究竟其心态如何?历来是有争论的。但有一点明摆着,他比前人嵇康、阮籍之类“竹林七贤”式的啸傲人物,确实少了不少怨愤嫉世,少了不少慷慨激昂。
五《淮南子》中的说法/21
不为外物所累,抱本守一,优游自适,消摇于无事之业,才是真人、至人之本色。可见,至少在秦汉之际的人们,已经十分地讲究悠闲了。“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所有这些讲究,都是为了修身养性,以达到“合道”而“终其天年”的目的。
六东床袒腹的时代/25
中国人历来认为“书如其人”,也就是说,人的字与人的性情气质必相契合。由此可证,王羲之之所以能在书法上体现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风神,是源于他天资俊迈,可不是,他能在贵胄家择婿之际,露开肚皮倚卧在东床之上,真是风度自备,迥异流俗。
七从唐诗中看古人的悠闲/33
这些唐代诗人,无论是在野还是致仕,都向往着一种朴素悠闲的田园生活,他们徜徉于大自然与田园之中,不愿“心为形役”,颇有“天人合一”和复归于自然之乐。对这种情调的迷恋古今皆不乏其人。现代作家、画家丰子恺就曾表示:“闲居,在生活上人都说是不幸的,但在情趣上我觉得是适的了。”
八适与闲/43
为什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那么多礼节?我以为,除了受到先秦儒家礼教思想和民间宗教信仰的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外,断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人有的是时间,中国人有时间讲究这些,中国人都生活在一个整体的优哉游哉的闲散节奏之中。
九元代文人的闲散一瞥/53
在元代的异族统治下,虽然赵孟这样的贵胄有皇上的无比宠幸,他自己也觉得有知遇之感,但内心深处总是忐忑的,移情于艺术文化中,去缱绻于夫妻的恩爱里,或者是玩味于日常器物间,都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办法,更是一种消闲的乐事。
十悠闲与快活/61
要说提倡悠闲,我敢说没有什么时代的人比明朝人更叫得响、说得欢了。翻开史卷看,明人写的闲书,明人论闲适。闲来无事要么就是愁,要么就是乐,反正人都要思想,否则就跟猪没了差别。人总是不愿与猪为伍的。为此,就得找闲事做,找闲事才有趣,才可以在“慢活”——悠闲中活得轻松舒适有乐趣。
十一《呻吟语》《菜根谭》《醉古堂》
《幽梦影》/79
就这样,一代一代人在精神世界逍遥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老子世界,“无何有之乡”的庄子世界,“圣人垂
摘要与插图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会享受悠闲。悠闲的生活方式既是产生优雅文化的基础,又是优雅文化逐渐形成生活模式的一个传统心理。没有生活态度的悠闲,不可能产生优雅的文化理想,优雅的文化理想又会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尽管在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文化中都含有优雅的性质,或谓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优雅之处,可是,如果称中华文化是优雅的一种文化,恐怕也行得通。现代作家林语堂算得上一位学贯中西、颇有见识的人,他曾说过:“中国人在政治上是荒谬的,在社会上是幼稚的,但他们在闲暇时却是明、智的。”(《中国人》第313页)显然,林语堂的话有过于和讨好西方人之嫌,“荒谬”和“幼稚”论还可以商榷,但是,他认为中国人“在闲暇时却是明智的”仍不失为中肯而有见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会享受悠闲。悠闲的生活方式既是产生优雅文化的基础,又是优雅文化逐渐形成生活模式的一个传统心理。没有生活态度的悠闲,不可能产生优雅的文化理想,优雅的文化理想又会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古代的中国人在较为原始和发展缓慢的科技与农耕文化中过着悠闲恬适的生活,因而创造了一种密切亲和自然的优美雅逸的文化,他们重视能否体验人生的闲适心态。在人类社会文明已然推进到了高科技、高速度、快节奏的今天,对于传统生活方式和中华文化的否定与质疑愈来愈厉害。这是一个不好匆忙下结论的大命题。这本小书不是为此而写的,但是它在呈现传统生活方式与勾勒古代文化心理的同时,无疑也是一次思考的过程,或许能对读者朋友的思考有一点小小裨益。
明人周应治在《霞外尘谈?卷五》上有一段文字,颇为典型,可以视为中国古人饱享悠闲的一个生动描写,不妨爰录如下:
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中,每春夏之交,苔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积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麋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筍[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上,邂逅园翁溪友,问桑麻,说粳稻,量晴较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仗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悦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
同代陈继儒在《岩栖幽事》中也说:
掩户焚香,清福已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可见,唯古代文人对于悠闲品之,玩之,感之。读书是文人的一个本分,更被视为文人的一大乐趣。一切悠闲都体现出风雅不俗。因此可以说,优雅的人生理想,是创造传统文化的闲适品格的一个根本。可以说,中华文化就其崇尚优雅标志——恬适这点而言,其主体部分就是由文人文化来结构的。诚然,我们不应忽略的一点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中,社会结构是由士、民、商等多阶层人士构成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大量劳动人民,本质上是极其辛劳而饱尝苦难的,所谓悠闲与风雅文化距他们实在很远,他们多数情况下没有权利去享受文人在书斋里日常享受到的读书之乐,也无法享受到普遍的有闲阶级可以经常享受的山水园林以至声色宴饮之乐。这使得那些有良知的古代文人偶或对他们洒一掬同情之泪,或者在文艺作品中流露出一种难得的感慨与关切。为此,对于一些现代文人,如林语堂、周作人、梁实秋等人极力提倡的闲适文学与悠闲的人生态度,便有人极力抨击,予以否定。是在21世纪初叶以来,由于一些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