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人生的假面舞会上,每个人都是戴着面具的舞者,谎言、欺诈,无所不在。因此学习破解欺诈之术是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方法。
本书共分五章,系统讲述欺诈之术及其破解和防范。运用大量真实案例,全面曝光常见的欺诈之术;采用科学解析,手把手教你学会破解之术;的心理提升,帮你从根源上杜绝被骗,让你炼就一眼看穿骗子的火眼金睛,叫大忽悠成为你眼中的跳梁小丑。
目录
第一章 欺诈术总论
第一节 诈欺师——形形色色的骗子
第二节 传统欺诈术
第三节 近现代欺诈术
第二章 欺诈术探秘——“神秘”的欺诈世界
第一节 诈欺师心理与思维方式
第二节 诈欺师行为方式
第三节 欺诈工具
第三章 欺诈术破解——识破骗术
第一节 欺诈的线索——察言观色识骗子
第二节 借助科学仪器让骗子现形
第三节 审讯心理学
第四章 控制自我心理
第一节 易被诈欺师利用的心理/
第二节 对待欺诈的态度/
第五章 常见欺诈术一览
摘要与插图
一、诈欺师心理千万不要以为骗子都是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人,他们在踏上骗子之路的第一步往往是人们想也想不到的高深学科——心理学。
心理学是骗子们的“必修课”,也是要的一门“专业课”。然而,新人的师父们却对市面上卖的心理学教材不屑一顾,他们都自己编纂“教程”,甚至就连上课之前都有备课本。轻松地揣摩对方的心理则是本的要求。
经过“前辈们”的悉心传授,徒弟们基本上都能掌握通过三两句话和察言观色便能知晓对方的身份、性格、爱好的能力。同时,培训过程中,他们还要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和模仿各地的方言,等到这些技艺都掌握纯熟之后才能正式“出师”。
其实,不论是什么样的骗局,贯穿始终的都只是单的“攻心法”,通常他们所使用的伎俩有如下几种:
1.舒心法。
舒心法是骗子们常使用的方法,因为一般人都喜欢听好话,熟知人们心理的骗子自然也都明白要用好话来套近乎,说得你热血沸腾,以为碰到了世间难觅的知音,而后一步步失去了对对方的戒心,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进“知音”的陷阱中。
2.狠心法。
顾名思义,狠心法就是骗子给受害者施压,让对方处于恐惧、惊慌的境地中。比如说有些骗子告诉受害者说他的亲人可能处于危险之中,先制造一个恐慌的气氛,这样受害者的心理往往就被扰乱了,骗子再假装高深地告知破解之法,受害人往往不经多想就相信了。
3.混心法。
混心法,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贼喊捉贼”,在面对受害人时,往往先一步将对方指认为骗子,唯恐受骗上当。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中的以物换物中。骗子先以“现在骗子太多,不能不防”之类作为借口,要求“对方先付款,自己后发货”,或是要求“对方先发货,自己后付款”,然后卷了钱或货就一去不回了。
其实,骗子们的主意算不得高明,多半只是些荒谬异常的小儿科,稍微有些理智就能够戳穿,但却屡屡有人上当受骗,这不仅在于骗子们对被害人心理的准确把握,更因为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哲学的。
哲学家齐泽克在《敏感的主体》一书中曾经阐述过这种骗子的哲学:
这个悖论对每个成功的骗子来讲都是很有效的:要想达到欺骗的目的,方法就是以一种半合法的方式,向预期的受害者描述赚大钱的机会,以此唤起受害者欺骗“第三方”的意图,而没有注意到行骗者真正的意图,是将受害者变成一个容易受骗的人……
齐泽克说出了骗子哲学的奥秘,骗子们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欲望和弱点来设下圈套,表面上是给了受害者以利益,实际上则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并将这些弱点放大到,然后利用它来为自己的欺骗服务,这正是所有骗局的根本策略;而受害者们往往就是因为经受不住各种的诱惑,才会在尚未得到骗子许给的“利益”时,就先一步失去更多的东西。
二、诈欺师思维方式
骗子们不仅对心理学颇有研究,同时说话也很有艺术性,这里所说的艺术性是他们往往不会把话说死,职业骗子们更是在言语间就展示出其定型化的思维方式。
1.模糊性思维。
《红楼梦》中有“假做真时真亦假”的说法,究竟是真还是假呢?这就是骗子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模糊性思维。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也是骗术中用的基本要素。人类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思维能力和鲜明的特点。
在石板上先写后问的算命先生,老北京称其为“嘴金”,这类骗子就是利用模糊性思维方式来进行其欺诈活动的,具体表现为行骗时多用双关语。
过去的算命先生在算命者刚来到摊位前时,为了抓住算命者的心,算命先生往往会要算命者报出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利用模糊性思维方式,也就是双关语,能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