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发展研究

价格 84.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心理学为主要视角,对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化及其对我国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网络文化具有大众性情,反映着大众的需求态度与价值观,是大众消费并参与创造及表达的民众文化。全书围绕网络社交文化与群体认同、网络表达文化与人格、网络游戏文化与青少年发展三个主题之下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理论分析和专题实证研究。是针对我国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现状、网络游戏对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暴力评估等做了大量翔实的研究,为理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目录

导言 网络文化的大众性情及价值表达 OO1
第一篇 网络交往与群体认同
第一章 网络人际关系与社交网络使用行为 O11
第一节 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 O11
第二节 影响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文化与心理因素 019
第三节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028
第二章 网络自我表露与印象管理 038
第一节 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及功能 038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 046
第三节 网络印象管理的模型及影响因素 050
第四节 网络印象管理对亲和寻求与线上资本的作用 058
第三章 网络群体认同与现实群体认同的关系 065
第一节 网络群体和现实群体 066
第二节 现实及网络群体认同的现状与测量 078
第三节 网络群体认同影响网络参与的人格调节效应 086
第四节 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的交叉滞后研究 094
第一 篇 网络表达与人格
第四章 网民行为与网络舆论 1O1
第一节 我国网民的行为特征 1O1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载体与功能 109
第三节 网络舆论焦点 116
第四节 网络舆论内容 121
第五章 网络舆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27
第一节 网络舆论对个人的影响 127
第二节 网络舆论对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131
第三节 网络舆论的社会压力 138
第四节 网络舆论对国家安全稳定的影响 140
第六章 网络文本中的人格分析 143
第一节 微博文本中的人格判断 144
第二节 网络中的星座现象及人格分析 155
第三节 网络化身选择与白恋倾向、身体意象的关系研究 165
第三篇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健康
第七章 网络游戏对不同年龄青少年的影响 183
第一节 网络游戏与小学生发展 184
第二节 网络游戏与中学生发展 201
第三节 网络游戏与中专生的发展 218
第四节 网络游戏与大学生发展 230
第八章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价值观 246
第一节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246
第二节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 270
第三节 网络游戏道具消费价值观的测量 289
第四节 暴力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的攻击内隐联结 300
第九章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研究 304
第一节 网络游戏成瘾的标准与评估 305
第二节 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 308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与干预 316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与成瘾的关系研究 327
第十章 网络游戏暴力及评估 332
第一节 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文化 332
第二节 网络游戏暴力分级的现状及研究评析 337
第三节 网游公司的游戏暴力观 348
第四节 网络游戏暴力指数及评估与管理 357
参考文献 365
后 记 380

摘要与插图

我国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研究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如陈秋珠(2006)从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的角度,认为“网络人际关系和现人际关系一样是真诚的、亲密的、持久的,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黄利会(2008)通过对武汉地区七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网上人际关系仍然以现实中的人际圈为核心,大学生从网上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是情感的支持而不是信息的支持,网上人际关系不会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郭金龙( 2012)等人利用社会络分析的方法,从情感支持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延伸。有些学者则从伦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如徐惠( 2011)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发展、延伸和补充;甄晓英提真 网络人际关系依托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人需要在现实中获得生理、心理、情感的满足,需要始终保持现实的人际关系;王德芳(2006)等人对“虚拟”和“现实”的人际关系进行阐述,指 虚拟社会关系与现实的社会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没有难以克服的障碍,长期下去,在虚拟关系中都会有现实的接触或交往,或者说,二者有走向融合的倾向。还有些学者运用实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如Lin等人在对台湾初中生所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现实人际关系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有积极影响;石周燕(2012)等人以191份网络调查问卷为研究基础,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网络人际关系发源于现实人际关系或是说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网络重现形式,但又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拓展和延伸。由上所述,国内外的这些研究都很有力地论证了“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拓展”的理论观点,即“延展论”确实可以用来解释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