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

价格 6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0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汉语兼语式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研究》一书以认知语法理论为框架,围绕兼语式的语义建构机制、兼语在兼语式语义建构中的作用、兼语的话语衔接功能对兼语语言现象的普适性等内容,深入分析了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本专著基于我们对汉语兼语式语义的理论思考和对其他大量兼语语言现象语义建构的观察,旨在建立一个兼语语义建构理论框架。继承和发展汉语语义研究的精髓和汉语语义研究成果,搭建汉语兼语语义建构理论框架;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丰富普通语言学研究做出贡献;为英汉语语义建构理据性对比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动机
  1.3  目的
  1.4  理论指导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
  1.7  结构安排
第2章  前期研究述评
  2.1  引言
  2.2  传统语法视角下的兼语式研究
  2.3  结构主义语言学视角下的兼语式研究
  2.4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兼语式研究
  2.5  语用功能视角下的兼语式研究
  2.6  认知视角下的兼语式研究
  2.7  小结
第3章  汉语兼语式的界定和特征
  3.1  引言
  3.2  兼语式的范围界定
  3.3  兼语式的构成
  3.4  兼语式的分类
    3.4.1  使役类兼语式
    3.4.2  释因类兼语式
    3.4.3  说明类兼语式
  3.5  兼语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
    3.5.1  兼语式的句法特征
    3.5.2  兼语式的语义特征
    3.5.3  兼语式的语用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汉语兼语式的构式义分析
  4.1  引言
  4.2  兼语式的构式义
  4.3  兼语式中的因果关系
    4.3.1  因果关系
    4.3.2  兼语式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4.4  兼语式中因果关系连续统
  4.5  兼语式中的因果事件
  4.6  兼语式的语义逻辑表达式
  4.7  小结
第5章  汉语兼语式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框架
  5.1  引言
  5.2  认知语法基本思想
    5.2.1  认知语法的配价理论
    5.2.2  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
    5.2.3  认知语法的小句观
  5.3  兼语式的语义建构
    5.3.1  兼语式组成成分的语义凸显
    5.3.2  兼语式中原因事件和结果事件的语义联结
    5.3.3  兼语式两个事件联结的铰链
    5.3.4  兼语式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框架
  5.4  小结
第6章  汉语兼语式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6.1  引言
  6.2  使役类兼语式的语义建构
  6.3  释因类兼语式的语义建构
  6.4  说明类兼语式的语义建构
  6.5  兼语式的语义凸显
  6.6  兼语式语义凸显的交替
    6.6.1  凸显的意向性
    6.6.2  兼语式语义凸显的意向性
  6.7  小结
第7章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之间的象征关系
  7.1  引言
  7.2  认知语法的象征关系
  7.3  兼语式的象征分析
    7.3.1  兼语式中的象征关系
    7.3.2  兼语式中的句法重合
    7.3.3  兼语式中的语义重合
    7.3.4  兼语式句法重合与语义重合的限制
    7.3.5  兼语式中句法重合与语义重合的象征关系
    7.3.6  兼语式中句

摘要与插图

绪 论
  1.1引 言
  兼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跨语言现象,汉语、英语中都存在大量的兼语。
  (1)我叫他来。
  (2)王老师喜欢学生诚实。
  (3)The boss made him leave the company.
  (4)The mother forced her children to do their homework.
  例(1)中,“他”是兼语,兼作“叫”的宾语和“来”的主语;例( 2)中,“学生”是兼语,兼作“喜欢”的宾语和“诚实”的主语;例( 3)中, “him”是兼语,兼作“ made”的宾语和 “leave”的主语;例( 4)中, “her children”是兼语,兼作“ force”的宾语和“ do”的主语。兼语在语义层面被称为兼格。如例(1)中,“他”兼作“叫”的受事和“来”的施事;例
  (2)中,“学生”兼作“喜欢”的涉事和“诚实”的系事;例( 3)中, “him”兼作“ made”的受事和“ leave”的施事;例( 4)中,“her children”兼作“forced”的受事和“ do”的施事。
  兼格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范晓(2003)认为,一个词语在语义结构中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角色,称为兼格,如“王老五请赵老六喝酒”里,“赵老六”既是“请”的受事,又是“喝酒”的施事,“赵老
  六”在语义平面兼任受事和施事两个语义角色。范晓认为,兼格的类型很多,有受事兼施事的,如“小毛驴驮着七奶奶去赶集”中的“七奶奶”兼任“驮”的受事和“去赶集”的施事;有受事兼系事的,如“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中的“日本队”兼任“打”的受事和“败”的系事等。多种类型的兼格可划分为显性兼格和隐性兼格两种情形。显性兼格指具有语义关系的两个词语在表层直接相连,语义关系是显性的,如“老师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中,“学生”与“鼓励”和“学习”直接相连,因此,“学生”兼任“鼓励”的显性受事和“学习”的显性施事。隐性兼格指具有语义关系的两个词语在表层不直接相连,语义关系是隐性的,如“店小二赶跑了客人中”,“客人”分别和“赶”“跑”具有语义关系,但不直接相连,所以“客人”兼任“赶”的隐性受事和“跑”的隐性施事。范晓所说的兼格就是广义上的兼语,广义上的兼语指一个词语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的语义角色。例如:
  (5)乘客叫司机开车。
  (6)领导让我回来看您老人家。
  (7)你去劝他想开点。
  (8)我帮他打电话。
  (9)上级叫小马请医生过来。
  (10)那个行为怪癖的人吓哭了小孩。
  例(5)中,“司机”既是“叫”的受事,同时又是“开车”的施事,“司机”是兼格。例( 6)中,“我”既是“让”的受事,同时又是“回来”和“看”的施事,“我”为兼格。例( 7)中,“他”既是“劝”的受事,同时又是“想开点”的施事,“他”为兼格。例( 8)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我帮他,我打电话”,另一种是“我帮他,他打电话”。第一种理解中,“我”为兼格,因为“我”既是“帮”的施事,同时又是“打电话”的施事。第二种理解中,“他”为兼格,因为“他”既是“帮”的受事,同时又是“打电话”的施事。例(9)中,“小马”既是“叫”
  的受事,同时又是“请”的施事,“小马”为兼格。同样,“医生”既是“请”的受事,同时又是“过来”的施事,“医生”也为兼格。例( 10)中,“小孩”既是“吓”的受事,同时又是“哭”的施事,“小孩”为兼格。
  由此可见,兼格是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兼格词语可被称为兼语,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兼语是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可出现在兼语式中[如例( 5)]、兼语连动式中[如例( 6)]、连动兼语式中[如例( 7)]、兼语连动融合式中[如例( 8)]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