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

价格 1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提倡的日行一善不分民族、宗教、年龄、贫富、学历,而是每个人每天力之所能地做一件善事,善事不分大小,动一善念就是善,从身边小事做起,回到人性光辉的原点。创造强大的正向磁场, 以形成社会互动和社会风尚,从而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人类和谐找到一种可行、有形的行善实践载体与体现方式,促进人类精神文明与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提高全社会幸福指数。

目录

日行一善,成就未来
 一、日行一善的来历 
二、什么是日行一善 
三、为什么要日行一善 
1.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2.能教人分清善恶 


3.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 


4.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5.树立个人品牌 


6.是让人身心健康的诀窍 


7.是忧郁病患者的处方 


8.提高人生的幸福指数 


9.是正确的祈福方法 


10.拥有美好的心灵 


四、日行一善内容举例 


(一)恋爱与家庭 


1.对待父母 


2.男女恋爱 


3.夫妻恩爱 


4.孩子教育 


(二)学习方面 


(三)日常生活 


1.吃饭 


2.穿衣 


3.健康 


4.购物 


5.用水用电 


6.环境卫生 


7.社会公德



(四)出车方面 


(五)为人方面 


1.说话言论 


2.为人处世 


(六)工作方面 


1.领导干部 


2.对待同事 


3.对待自己的工作 


五、怎样日行一善 


(一)日行一善的三个层次 


1. 日日思善、日日行善 


2.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3.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 


(二)当常怀感恩之心 


(三)当常动悲悯之情 


(四)当常予成人之美 


(五)满招损,谦受益 


(六)每日反省


(七)积善行思利他 


(八)天道酬勤 


六、我的日行一善 


(一)乘电梯 


(二)“光盘”行动,影响他人 


(三)心灵美,环境美




(四)购物考验良知 


1.不占便宜


2.残疾人的菜不愁卖 


3.物归原处 


(五)工作是我的衣食父母 


(六)文明驾驶,平安一生 


(七)利他就是利己 


1.你会很幸福的 


2.帮女士提行李 


3.穿西装帮快递员搬货 


4.给问路者指路 


(八)日行一善,力量无限 


1.批评出生 


2.不能吃你还摘 


3.好话一句,三个月粉丝过1000 


4.早安慧语能发给我吗 


(九)献爱心,救助他人 


1.助贫困生上大学 


2.帮人买车票 


3.第一笔售书款全部捐给患白血病儿童 


摘要与插图

七、日行一善的故事
 
   (一)葛繁积善:荫泽子孙 
  大观年间,在京城的一个铺子里,有个读书人看到一双靴子,很像他父亲入殓时穿的那双。读书人问店主鞋的来历,店主说:“昨天一位官人特意放在这里修理的,今天会来拿。”那读书人就站在店里等。过了一会儿有个骑马的人来了,果然是他父亲。那人拿了靴子直接就离开了,读书人追过去喊道:“父亲怎么忍心没有一句话教我就走了?” 
他父亲只说:“你做人要学葛繁。”读书人问葛繁是什么人。他父亲回答说:“他是镇江的太守。 ”说完就不见了。这读书人于是去拜访葛繁,把这件事都告诉他。请教他平生所做的事情。葛繁说:“我坚持做善事,一天有时做四五件,有时做一二十件。现在四十岁了,觉得每一天都有意义。”读书人问他做什么才算是善事?葛繁指着椅子中间的踏脚板,说:“就像这个东西如果放得不正,就会绊到人,我就将它纠正;如果看见有人渴了,就送他一杯水,这都是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寻常微小的言语动作,都有可以对他人有利的地方。所以没有身份的限制,从高官到乞丐,都可以做。而且只要长久坚持做下去,就会无形中得到好处。”后来葛繁长寿,是安详微笑地去世的,他的子孙也是代代富贵。
    (二)袁了凡积善改命运
      公元1535年,袁了凡在江苏吴江县芦墟镇出生了。在他年轻的时候,父亲早逝,家境清贫,母亲希望他放弃功名,转为学医,他听从了母亲的话去学医。在袁了凡14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慈云寺内,他遇到一位姓孔的老先生,此人相貌奇特,白发长须,飘飘欲仙,孔老先生曾得到宋朝邵康节先生的真传,精通人的命数推算。老人对袁了凡说,他面有官相。于是袁了凡请他回家,先以家人的八字请他推算,果然一一灵验。接着又以自己的八字请他详细地再推算一次。孔老先生抖擞精神,看罢袁了凡的八字,微闭双目,以手拈须,慢慢地说:袁了凡明年县考童生,得第十四名,府考得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又算定某某年考取廪生,某年考取贡士,而且算定不能登科第,只可做三年半小县官,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且无子嗣。

 


     到了第二年,孔老先生说的三个推算都一一应验。又过了二十年,孔老先生所算的种种吉凶也应验了。因此,袁了凡深信人生吉凶祸福,都是已经被注定了的,丝毫不可勉强。从此袁了凡不作任何妄想,一切任由命运安排。


 


     公元1569年,袁了凡34岁,他去南京栖霞山拜会云谷法会禅师。禅师与他对坐一室,见他三日不打瞌睡,就说:“你日夜不起妄想,安心禅定,今后必有成就。”袁了凡听后,叹息着说:“法师,很是惭愧!我是因为这一生的命运已被注定了,所以才能安于天命,不起妄想。”禅师并不赞同他的说法,耐心启发道:“人生命数固然受前世因缘的影响,但大善大恶之人,绝非前世前生所能决定的。你二十年来,掉在算命先生设定的圈套中不能自拔,没有做出任何改变自己命运的行动,太可惜了。”袁了凡问道:“难道注定的命数还能够改变吗?”禅师答:“命自我造,福自我求,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本性,自我反省,天下哪有不可变的事物!”


 


  禅师一番话,令袁了凡茅塞顿开,他马上拜云谷法会为师,并改原号“学海”为“了凡”,即“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之意。禅师又授以《功过格》,教以《准提咒》,劝他善待他人,勤修阴德。经过了云谷禅师的开导,袁了凡决定重新开始


自己的命运。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