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选录郭沫若1949年以前代表作中的重要篇章:文学部分着重其由“自我表现”到“革命文学”,再到“人民本位”文艺观的转变;史学部分侧重其运用新兴科学观点,以“两重证据法”取得的重要成就;考古部分突出其甲骨文、金文研究的开拓性功绩和历史编纂思想;科学部分展示其“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化为其手段”和 “政治的民主化以为前提”的思想内容。集中起来,反映其吞吐中西的文化观,“接受科学,走科学的中国化途径”的科学思想,追求艺术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美学思想,即创造民族新文化、填补世界文化史白页的完整思想体系。
目录
导言
文学
文艺论集
文艺论集续集
羽书集
蒲剑集
今昔集
沸羹集
天地玄黄
史剧创作
史学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青铜时代
十批判书
历史人物
考古
卜辞通纂
两周金文辞大系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古代铭刻汇考四种
美术考古一世纪
科学
生命之科学
人类展望
大众科学丛书
论集中的文章
郭沫若年谱简编
摘要与插图
导言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学名开贞,1919年9月开始自名沫若,20世纪30年代发表学术成果和文艺创作时往往使用“鼎堂”一名,成为展示其学术成就的一个响亮名号。
一
1914—1923年,郭沫若走着一条从立志学医到弃医从文之路,出版诗歌集《女神》,开一代诗风,确立起在新文学的地位。1924年初步转向马克思主义方面来,经、安排,1926年为广东大学(不久改为中山大学)文科学长。随即投笔从戎,参加北伐,任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少将军衔)、副主任(中将军衔)。1927年3月底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8月初赶赴南昌参加武装起义,经、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1937年亡命日本,“走了他应该走的唯物主义的研究道路”,奠定了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领域的崇高学术地位,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彦堂)被誉为“甲骨四堂”,同时为“新史学”辟出更新的“草径”,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别妇抛雏”,秘密回国,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为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主盟文坛,从事抗建之役”,一面撰写大量政论性文章,一面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上取得诸多成就,1948年与陈垣、陈寅恪等同时被评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五届全国委员会副,当选为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世界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副(约里奥居里为),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政务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连选连任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作为国务活动家和世界和平使者,从政之余,郭沫若依然实践着要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上“努力攀登不问高”的誓言。
20世纪是中国社会不断发生巨变的100年,中国文化也随之而不断更新、不断创新、不断求新。从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登上文坛,到世纪下半叶的另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呼唤科学的春天),整整60个年头,郭沫若始终站在文化大潮的潮头,肩负着“弄潮儿”的历史使命,成为一位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巨人。其学术文化历程大体可以作如此划分:20世纪20年代前后,凭着感情的喜好,弃医从文,迈出新文学的步伐;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以甲骨文和青铜器等古文字、古器物为基础,进行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走出新史学之路;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一面配合历史剧创作进行历史人物研究,一面纵论先秦诸子思想学说;50年代,主要精力在古代社会分期问题和古籍整理方面;60年代,以历史人物研究与历史剧创作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在50—70年代的20余年间,随时都有关于古文字、古器物的单篇考释或研究论文发表。
二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是进入20世纪的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的时代精神。在以创造者的姿态努力创造光明世界的同时,郭沫若更以创造者的姿态努力创造民族新文化。
创造精神贯穿郭沫若整个人生和全部学术文化历程,郭沫若的学术思想可以用他自己多次说过的七个字概括——“创造民族新文化”。这一学术思想体系,包含吞吐中西的文化观、科学的中国化思想、追求艺术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美学思想,三者交织,融于一体。
(一)吞吐中西的文化观
在新文化与旧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一次次剧烈碰撞的历史进程中,郭沫若形成长期影响其思想认识和学术研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