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中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经历了从“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博物馆”上网到“数字博物馆”,从启动“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到“中国科普博览”、“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国古代科技馆”、“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获得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的过程。近年来“数字故宫”、“数字博”、“数字敦煌”、“数字考古”等博物馆数字化项目,不仅有力地保护和挖掘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而且在更大范围、用更加新颖的手法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事实表明,中国数字博物馆(科技馆)事业已经从无到有,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与青睐。
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经济和倍息化委员会每两年联合主办一次数字博物馆研讨会。“2011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第4届)以“携手共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市科协信息中心、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目录
前言
一、公众需求与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发展趋势
数字博物馆与新媒体观
网络科学传播与数字博物馆及数字科技馆
——以中国科普博览等为例
国外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网站分析与展望
数字博物馆建设不能忽视观众调查
浅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对象性
——从技术演示到审美传达的转变
公众需求与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数字博物馆:应用与发展
针对视障观众的博物馆展厅信息无障碍研究
我国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及未来发展
科学与人文怎样融合
——在数字博物馆设计中的思考
二、博物馆(科技馆)的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建设与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的关系
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服务链接
试论博物馆数字化观众体验教育
基于物联网的博物馆观众服务新模式
为感觉而设计
——数字博物馆中的多感官设计
无线通信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
基于PaaS模式的博物馆数字化
数字化服务与博物馆的新发展
基于数据网格的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三、展览展示中的新技术应用
四、博物馆(科技馆)互动创意方案
五、中小博物馆(科技馆)数学化基础建设推进
摘要与插图
3.内容建设教育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没有学习者对未知世界主动探索研究的精神,任何教育都不能奏效,博物馆教育尤其如此。通常说,博物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但它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博物馆教育有着的价值。①我们发现,好的内容和展示形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激发灵感、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方面美国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的教育网站有参考意义。这个网站并不局限于为青少年提供服务,还兼具为教师、家长们提供教学服务。其教学计划“lessonplans”栏目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供老师、家长带领孩子共同探索,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自行研究,从而发现其中的秘密。你可以加入史密森尼古生物学家的工作团队,通过观测叶子化石,观察5500万年前变暖的过程。在这项研究中融入分类游戏、数学公式计算等互动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发现史前时期的年平均气温,并关联到今天气候变暖这样的大课题。
对于已经逐步关注少儿网站建设的博物馆,开发集知识、娱乐于一体的互动教育项目,提高网站青少年教育互动功能是很重要的;
在内容建设方面,国内博物馆网站略显简单,互动性内容过于单一,缺少创新,缺乏深层次的内容发掘和研究。笔者认为,这与国内博物馆研究水平有关,也与博物馆对于社会科普问题重视不够有关,还与实体博物馆本身教育活动匮乏有关。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博物馆少儿网站上发布的青少年活动项目,很多都是来源于线下实体博物馆活动的。
4.服务对象细分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大量的历史资料,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肥沃土壤。然而,青年、少年、儿童在注意力、意志力、好奇心、求知欲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服务上对他们要分别给予关注。②上海博物馆网站“教育学习”栏目有个“在博物馆里,我们该往哪里走?”参观路线,分别了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参观路线,并告诉孩子们在博物馆里看什么、如何看。显然博物馆已经意识到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但这些项目较为零散,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