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理解德育论》由陈志兴著,主要内容:当传统同质社会逐渐被现代异质社会所取代后,传统共同体的纽带正日益变得松散、瓦解直至消失,以往“自然而然”的共同理解也变成人们必须去有意寻求的“稀有之物”。在一个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流动性世界中,人类的相互理解遭遇到哪些困境,人际相互理解何以可能,这些都是现时代人生存所共同面临且须认真应对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关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当代道德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将是一个需要不断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理解德育论》作者借鉴和运用解释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尝试提出道德教育范式转换的理解德育进路,并围绕着“什么是理解德育,为什么要建构理解德育,以及如何建构理解德育”等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阐述。
目录
导论 道德教育向何处去
第一章 道德教育的范式嬗变与理解德育的提出
第一节 道德教育范式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困境分析
第二节 个人主体性德育的现代性哲学范式基础批判及其转换
第三节 理解德育的提出及其内涵界定
第二章 理解德育建构的时代境遇
第一节 化时代呼唤理解德育的建构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呼唤理解德育的建构
第三节 电子媒介时代呼唤理解德育的建构
第三章 理解德育建构的规训化瓶颈审视
第一节 现代德育规训化的主要表征
第二节 现代德育规训化的主要根源及其后果
第四章 理解德育建构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对“德育系统复杂性”的理解是理解德育建构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德育理解的生成机制
第三节 理解德育建构的基本要件
第五章 理解德育建构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道德对话是理解德育建构的根本途径
第二节 构建道德学习共同体:理解德育的情境创设
结语 理解德育,尚未完成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第二章 理解德育建构的时代境遇道德教育立足于时代的土壤,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同时道德教育也型塑、重构、和提升时代精神。理解德育的建构如果离开对所处时代境遇的思考和诘问,则会丧失其对时代精神的批判和指引功能,成为纯理论的形而上思考和无法企及的空中楼阁。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相互交织和融合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新的时代课题需要道德教育去认识、解决和作出回应。人们对当代道德教育的质疑和责问,大都来自于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滞后,对时代课题和挑战回应乏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道德教育要走出时代困境,不仅要从理论上实现范式基础的转变,而且还要对道德教育所处的时代境遇进行深刻反思和追问,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既能适应现时代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又能超越现时代发展困境的实践合理性路径。理解德育建构的时代境遇,主要是指理解德育建构活动发生的特定动态时空结构及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挑战。影响理解德育建构的时代境遇范围宽广,本书主要从化、城市化、信息化等视角来进行探讨。
第一节 化时代呼唤理解德育的建构
化不是一个静止的、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历史过程。赫尔德认为,“化被理解为一个进程或者一组进程,而不是单一的状态。它反映的既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逻辑,也不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世界共同体。相反,它反映出区际交往和交换网络与系统。”①学术界对化的定义不一,但一般都认为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化要追溯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兴起那一时期,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史变为“世界史”的过程。狭义的化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冷战结束后,从商品和服务贸易、跨国公司等经济领阈开始,后来迅速波及政治、文化和社会领阈。它是指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超越民族、地阈的界限与阻隔进行广泛的交往,逐渐变得彼此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动态发展过程。本书所研究的化是指狭义的化。化时代文化互动、交融给人类理解带来重大机遇,文化冲突和霸权也为人类理解带来了诸多挑战。理解德育建构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抓住化给人类理解带来的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增进异质文化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