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互联网世界变化莫测。下面这些媒介一一 Facebook、Twitter、YouTube、Wikipedia、Blog 、Foursquare、 Myspace、Digg、Second Life、 Podcasting等——的、互联网进化品种。
在“当代麦克卢汉”一一虽的媒介环境学家保罗·莱文森的眼中,这些新新媒介不仅影响巨大,而且处于快速更迭的过程之中。在《新新媒介》出版三年后,莱文森作了巨幅修订,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些媒介的性和影响。
阅读《新新媒介(第2版)》,您将得到的收获是:在急剧变化的互联网时代获得确定的、充满历史感的深刻认知。您也将领略到大师的风范:一位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作家,一名技术高手,一位造诣深厚的学者。这些得益于翻译家何道宽先生的传达。
读书读经典,学习学。在互联网领域, 《新新媒介》(第二版)实至名归。
目录
何道宽第二版序
何道宽版序
莱文森中文版序
莱文森版前言与谢辞
莱文森第二版前言与谢辞
章 为什么要称为“新新”媒介?
1.1 为何叫“新新”媒介而不是叫“社交”媒介?
1.2 新新媒介的指导原理
1.3 新新媒介涵盖新媒介的原理
1.4 各章 顺序与内容
1.5 新新媒介和硬件的快速演化
1.6 要的方法论:在实践中学习
第二章 Facebook
2.1 “朋友”的吸引力难以抗拒
2.2 何谓网络“友谊”?
2.3 细分网络友谊
2.4 Facebook小组及其变化
2.5 Facebook网友和小组是知识资源库
2.6 Facebook网友和小组是实时的知识资源库
2.7 在真实世界里会网友
2.8 与旧友在网上恢复联系
2.9 保护“隐蔽的一维”:清理你的网页
2.10 新新媒介里的主客观差异
2.11 Facebook的时间轴
第三章 Twitter
3.1 典型的即时通讯
3.2 人际传播=大众传播=Twitter
3.3 Twitter像智能T恤或饰
3.4 Google+,Twitter,Facebook和Pownce
3.5 Twitter的危险:沉迷Twitter的议员
3.6 沉迷Twitter的议员,再添一例
3.7 Twitter与伊朗的毛拉对阵
3.8 麦克卢汉是微博客
第四章 YouTube
4.1 《女孩》
4.2 YouTube上的总统初选辩论
4.3 电视上好看+YouTube=网络上好看
4.4 YouTube上永不磨灭的印记和民主政治
4.5 YouTube篡夺电视的功能,成为公共事件的信使
4.6 YouTube不仅使用户能随时看,而且对制作者免费
4.7 是新新媒介时代的罗斯福及其新政的再现
4.8 YouTube的业余明星和视频制作人
4.9 病毒视频
4.10 病毒视频的弊端
4.11 通俗文化里的YouTube革命
4.12 洛伊·欧比森的吉他
4.13 《当我的吉他温柔地哭泣》穿越千秋万代
4.14 YouTube再现音乐电视
4.15 YouTube将使iTunes退出市场吗?
4.16 YouTube批驳刘易斯·芒福德,并把视频转换为文本
4.17 蒂姆·拉瑟(1950—2008)
4.18 YouTube的阿喀琉斯脚踵:版权
4.19 YouTube上的评论起矫正的作用:以弗利伍兹组合为例
4.20 教皇的频道
4.21 YouTube是信息解放者
第五章 Wikipedia
5.1 泡菜与伯里克利
5.2 包容主义者vs.排他主义者:Wikipedia上英雄的厮杀
5.3 编辑的中立与利益的冲突
5.4 身份问题
5.5 一切Wikipedia用户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
5.6 Wikipedia网页上的透明度
5.7 Wikipedia vs.不列颠百科全书
5.8 在报道蒂姆·拉瑟死讯时的新旧媒介之争
5.9 Wikipedia误报泰德·肯尼迪和罗伯·伯德的死讯
5.10 是百科全书还是报纸?
5.11 Wikipedia使图书馆不再是的吗?
5.12 英国 vs. Wikipedia
第六章 Blogging
6.1 电子书写简史
6.2 永存的博客,无所不写
6.3 对评论的控制
6.4 评别人的博客
6.5 用博客作纠正的评语
6.6 《火线》明星斯林格·贝尔在Myspace上给我来信
6.7 博文发表后的修改
6.8 长期的博客效应与相互联系
6.9 博客团队
6.10 写博客赚钱
6.11 用博客赚钱与博主的理想不能兼容吗?
6.12 用图像、视频和小配件装点你的博客:Photobucket、Instagram、Flickr和Pinterest等图片分享网站
6.13 测算博客的访问量:流量、Alexa排名和Klout影响力排名
6.14 不同的博客平台
6.15 博客人像旧媒体的新闻记者一样有权享受《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