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心理学十五讲》采纳心理学的多种研究取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心理学众多领域中激动人心的内容,如心理发展、意识、感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创造、言语与交往、智力与测验、人格与评估、时间金钱与幸福等,并从心理学百余年历了43项“原创研究”作了专栏重点推介,既展示了这些研究对于心理学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心理学家的探索精神和人格魅力。此次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替换了过于老化的知识性内容,更具严谨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二版序
第一讲 ?心理学的性质
? 一、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心理学
? 二、独具的心理学
? 三、心理学的目标
? 四、心理学的方法
? 五、心理学的观点
? 重大研究:次心理学实验(冯特,1879)
第二讲 ?心理的生物基础
? 一、神经系统
? 二、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 重大研究:裂脑人(斯佩里,1968)
? 三、脑机制研究
? 重大研究:脑变化(罗兹维格,1972)
? 四、内分泌系统
? 五、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 重大研究:分养双生子(鲍查德,1990)
第三讲 ?心理的环境基础
? 一、物理环境
? 二、文化传统
? 重大研究:个人与集体(川迪斯,1988)
? 三、拷贝世界
? 四、社会情境
? 重大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汉涅和津巴多,1977)
? 重大研究:从众(阿希,1955)
? 重大研究:服从(米尔格拉姆,1963)
? 五、大众氛围
第四讲 ?毕生心理发展
? 一、婴幼儿期
? 重大研究:视崖(吉布森和沃克,1960)
? 二、儿童期
? 重大研究:道德推理(科尔伯格,1963)
? 三、青少年期
? 四、成人期
? 重大研究:“历史终结”错觉(吉尔伯特,2013)
? 五、面对死亡
? 重大研究:人生八阶段(埃里克森,1950)
第五讲 ?意识状态
? 一、神秘的意识
? 二、注意
? 三、睡眠与梦
? 重大研究:释梦(弗洛伊德,1900)
? 四、催眠
? 重大研究:催眠(希尔加德,1968)
? 五、幻觉
第六讲 ?感觉与知觉
? 一、从感觉开始
? 二、知觉的特征
? 重大研究:知觉能力(特恩布尔,1961)
? 重大研究:大小恒常性(荆其诚,1963)
? 三、物体知觉
? 重大研究:φ现象(韦特海默,1910)
? 重大研究:大范围先(陈霖,1982)
? 四、社会知觉
? 五、错觉
第七讲 ?学习与记忆
? 一、经典条件作用
? 重大研究:条件反射(巴甫洛夫,1927)
? 二、操作条件作用
? 三、观察学习
? 重大研究:“芭比娃娃”(班杜拉,1961)
? 四、记忆系统
? 重大研究:保持曲线(艾宾浩斯,1885)
? 重大研究:汉字内隐记忆(杨治良,1994)
? 五、遗忘
第八讲 ?思维与创造
? 一、概念形成
? 二、推理
? 三、决策
? 四、问题解决
? 重大研究:通用问题解决者(纽厄尔和西蒙,1972)
? 五、创造思维
第九讲 ?言语与交往
? 一、言语交流
? 重大研究: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l957)
? 二、非言语交流
? 三、社会归因
? 重大研究:归因(海德,1958)
? 四、人际沟通与吸引
? 五、喜欢与爱
? 重大研究:爱(哈洛,1958)
第十讲 ?动机、情绪与意志
? 一、原发性动机
? 二、习得性动机
? 重大研究:需要层次(马斯洛,1943)
? 三、情绪体验与表情
? 四、意志控制与失控
? 重大研究:期望效应(罗森塔尔,1966)
? 重大研究:横渡大西洋(林德曼,19
摘要与插图
第一讲 心理学的性质当今社会的喧嚣和生活的浮躁正在让我们不经意间忘记了生活的本真。很多人都在感叹,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宽裕了,怎么精神世界却越来越不安分了?心理学也因此受到了的普遍关注。确实,每个人都该懂些心理学,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有心灵感应的事实存在吗?我们的梦是怎样发生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心理学依据吗?使用药物能促进记忆吗?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聪明?独生子女有的心理特征吗?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凡此种种,心理学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一 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心理学
在日常生活中,当提到心理学时,一般人总觉得有些神秘。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心理学却能把大家认为不可知的“心”都知道了,这其中一定有特殊的门道,有奥妙诀窍。有的人因此会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了不起的“测心术”,但也有的人可能认为心理学就像“占星”、“算卦”一样不可置信,更多的人则可能是将信将疑。这些看法都是在不了解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难免存在一定偏颇。其实,人心既是可测的,也确实是难测的。让我们先从这个论题谈起。
人心可测
人的心理,我们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因而人们常常把它比喻为“黑箱”。对于这个“黑箱”,作为探索心灵奥秘科学的心理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对它进行探测的呢?
第一条途径是通过言行来探测的心理。个人的言行总是受其心理支配的。我们可以根据人的言行表现去了解其心理。“诗言志”,我们通过一个人写的诗可以了解其志向。又如,一个学生考试考得好与不好,通常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并表现在行为上:考得好的感到欢欣鼓舞,而考得不好的行为沮丧。通过该生的情绪变化,我们大致可以探测出其心理上的变化。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生理变化来探测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会有生理变化的线索。有些是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的,如人紧张时出汗、害羞时脸红等,但更多的心理活动则需要借助于精密的生理仪器来探测。例如,有些人说他们睡觉时从来不做梦。怎样来检验他们睡眠时是否在做梦?是否有心理活动呢?可以用一种叫脑电描记器的仪器来记录他们在睡眠时的脑电波。如果脑电图出现快波时把那些说自己从来不做梦的人弄醒,他们就会生动地回忆出刚刚做的梦。这说明,运用精密的生理仪器可以探测到人们在睡眠时是否做梦、是否有心理活动。
第三条途径是通过研究者的推论来探测人的心理。如前所述,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可能会表现在其言行上,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学生是一个一贯刻苦努力的学生,因而我们大致可以推断:这次考得好会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热情和信心,这次考得不好会激发他加倍地努力;但如果了解到该生一贯表现很差,则大致可能推断:这次考好了他可能会沾沾自喜,这次考糟了他可能会更自暴自弃。类似这样的推断,我们平常是经常在做着的。
人心难测
说人心可测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人心确实是很难测的,因为影响人心的因素是很多的。
先人心与言行的关系并不是一义的而是多义。例如某人的微笑,它可能表征踌躇满志而沾沾自喜,也可能表示对你的好感,还可以嘲笑你的愚蠢、甚至可能是笑里藏盘算着对你的暗害等等。又例如,人心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心理甚至在行为表现很难被人们所发现,也很难被生理仪器所测出。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宝玉对湘云劝他留心“经济学问”的话不以为然,并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