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 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弗洛姆名的作品,自 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 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 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 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 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 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 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 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 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 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三)爱的对象
(1)博爱
(2)母爱
(3)性爱
(4)自爱
(5)神爱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 爱的实践
附录
艾里希·弗洛姆生命中的
摘要与插图
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 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或 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 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呢?这本小册子以第 一种假设为基础,而今天大多数人毫无疑问相信第二 种假设。但这大多数人决不认为爱情无关紧要,相反他们 追求爱情。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他们百看不厌,百般 无聊的爱情歌曲他们百听不烦。但他们之中没有人认 为,人们本可以学会去爱。
他们之所以持有这种奇怪的态度是有其各种原因 的,这些原因反过来又分别地或共同地加强了他们的 这一态度。大多数人认为爱情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 ,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 ,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 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 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 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 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 谦虚和谨慎。为了使自己值得被人爱而采用的许多方 法与人们要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所采用的方法雷同。即 都是“要赢得朋友和对他人施加影响”。事实上,我 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 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
产生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二个原 因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 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 对象或被爱的对象。产生这一看法有多种原因,这些 原因的根源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中有一个原因是 二十世纪在选择“爱的对象”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如同在许多传统的文化中 ,爱情往往不是自发的、导致婚姻的个人经历。
婚姻多半是通过男女双方的家庭、介绍人或者在没有 撮合者的情况下以条约的方式确定下来并进行的。婚 姻要门当户对。至于爱情,人们认为婚后自然而然就 会产生。但几代人以来,浪漫式的爱情这一概念在西 方世界已被普遍承认。尽管传统形式在美国依然可见 ,但人们更多的是寻求“浪漫式的爱情”,寻求个人 的会导致婚姻的爱情经历。这种自由恋爱的新方式必 定会大大提高爱的对象的重要性,而不是爱情本身的 作用意义。
同这一因素紧密相关的是当代文化的特点。我们 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
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 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反之亦是如此。“有魅力 ”一般就是指这个人有许多令人喜爱、目前又是人口 市场上被人问津的特点。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有魅力 则取决于一时的时髦,这不仅指一个人的生理条件, 也包括他的精神气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抽烟 、喝酒、难以捉摸和性感的女子被看作富有魅力,而 今天则要求女子能操持家务,为人要谨慎。十九世纪 末、二十世纪初富有刺激性和雄心勃勃的男子具有魅 力,如今却是关心社会、心地厚道的男子更受欢迎。
(归根结蒂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 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 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 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 不会看中我。这样当男女双方感觉到在考虑到他们本 身的交换价值的情况下,已经找到市场上所提供的合适的对象,他们就开始相爱。在这笔交易中,如同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