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有多少生活的烦恼,可以用心理学来解决?
有多少内心的纠结,可以用心理学来解开??
想学心理学,却没有方法,没有时间?
《心理学了没?》,一周时间,读懂心理学!
看了很多成功学,发现自己仍然原地踏步;读了很多心灵励志,回到生活发现自己仍然没变。原来,那些书讲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对于你认识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帮助。而认识自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
世界上却存在的这样一个学科,能够帮助你认识自己。千百年来,这个学科里的许多智者贡献了大量知识、理念、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用来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没错,这个学科就是心理学。
一周时间,就足够了解心理学的全貌!《心理学了没?》将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分门别类,融化到7天的学习时间里,让读者轻松读完心理学:
Day 1 心理学研究的7个面向
Day 2 心理学发展的3个阶段
Day 3 心理学8位代表人物与理论
Day 4 现代人的3大心理学科分支
Day 5 用心理学解决生活中常见的6大问题?
Day 6&7 心理学的内功心法和外功招式:科学精神和体用合一
目录
Day 1 星期一,心理学导论
? 我们如何定义心理学?
? 问题一 通俗心理学与正规心理学,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 问题二 如何像心理学家一样的思考:解读某国研究报告
? 问题三 如何快速了解心理学:就从这七个面向开始
? 问题四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心理学?生活中的心理学应用
? 三分钟重点回顾
Day 2 星期二,心理学的起源和脉络
? 寻找历史中的心理学脉络:心理学是如何发展的?
阶段 古希腊时期到18世纪—思考辨证中产生的哲学心理学
? 第二阶段 18世纪后,以实验至上的近代科学心理学
? 第三阶段 19世纪后,百花齐放的当代心理学
? 三分钟重点回顾
Day 3 星期三,心理学的重要学者与理论
? 卡尔·荣格(Carl G. Jung):走入集体潜意识
? 学说一 荣格心理学的核心:原型
? 学说二 人前人后两个样:“面具”和“阴影”
? 埃里克松(Erik H. Erikson):自我认同的追寻
? 学说 从出生到死亡:人生的八个阶段
? 班度拉(Albert Bandura):社会脉络下的学习观点
? 学说一 从旁观到实践:社会学习理论
? 学说二 信念是否会影响人的成就?关于自我效能理论
? 马斯洛(Abraham Maslow):自我实现的需求
? 学说一 衣食足而知荣辱:需求层次理论
? 学说二 核心观点:在想要和需要间挣扎
? 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人性的黑暗面
? 学说 从众和服从:我们都是盲目的羊群
? 罗芙托斯(Elizabeth F. Loftus):真作假时假亦真
? 学说 如果记忆不一定等于事实?
? 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无助或乐观?
? 学说一 无助的实验:悲观的表现
? 学说二 学习乐观:正向心理学
? 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心理学的理性与感性
? 学说一 重新评估自我价值:智力三元论
? 学说二 亲密关系的基本要素:爱情三元论
? 145 三分钟重点回顾
Day 4 星期四,心理学的学科分支
? 从生活出发:那些跟我们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科
? 学科一 变态心理学vs.心理疾病
? 学科二 临床心理学vs.心理治疗
? 学科三 健康心理学教给我们的事
? 三分钟重点回顾
Day 5 星期五,从心理学看问题
? 我们如何利用心理学增进人际沟通的品质?
? 问题一 你需要的是沟通还是说服?达成目标靠谈判
? 问题二 真正的沟通是什么:同理心的运用
? 问题三 如何让对方听进去你的话:学会自我表达。 ? ?人见人爱可以靠练习—如何提高别人对我的好感度?
? 问题一 烈女怕缠郎:看久了就会喜欢?
? 问题二 如何善用同步技巧:爱上镜子中的自己
? 如何学会放下包袱,宽恕别人?
? 问题一 动物也会生气?愤怒是人类的生存本能
? 问题二 宽恕别人也需要一套标准操作程度?
? 小结 学习宽恕,从五个步骤开始
? 如果人生的目的是幸福,我们如何才能从此过着快乐的日子?
? 问题一 快乐何处寻:来自心灵的富足
? 问题二 如何构建快乐方程式
? 常常怀疑自己,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我们该如何增加自信?
? 问题一 什么决定了自尊:文化决定自尊形态
? 问题二 自恋到底好不好?
? 问题三 这样的自尊要不得?
? 问题四 找到自信的关键是什么?
摘要与插图
压力:困境的考验不论皇族王室或贩夫走卒,人人生活都存在着压力。压力的本质促使我们必须改变,好的方面,压力让我们不断进步,超越困境,不好的方面,压力让我们力不从心,精疲力尽。不论开心与否,都要学着与压力共处,有趣的是,压力这回事有相当大的个别差异,同样的事儿对你来说是芝麻绿豆大,对我来说可能是铺天盖地,其中的差异相当值得探究。
许多事件都会带来压力,诸如丧偶、离婚、负债、失业、面临法律问题等,都足以让一般人产生相当的心理负担。此外,并非只有负面事件会带来压力,举凡结婚、怀孕、搬家、升迁,甚至连工作表现突出时,也都可能是让人感到不轻松的时刻。常听到用「抗压性」高低来描述一个人能够承受压力的程度,实际上,压力能否击倒一个人,牵涉到的因素相当广泛。
为什么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
影响主观压力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控制感」,也就是这个情况你觉得能不能应付得来,这有时不一定跟真实的能力有关,而是一种自我效能感。举个例子,猛虎固然可畏,但初生之犊所以不畏虎,是因为小牛并没有先入为主的恐惧,觉得眼前的猛兽是自己应付不来的,而往往就是这股信念或傻劲,让人无所忌惮地发挥所有潜力,逢凶化吉。
由上面的例子可知,当我们专注在可能发生的不好结果时,有时会自我设限,徒增压力。另一种情形,是我们想要的远超乎自己能力所及,比如买房子这件传统认为「基本而必要」的事,依目前台湾的薪资结构与房价来看,是远超过多数人所能负担的,买楼势必带来长期不可避免的经济压力,此时比较聪明的做法是暂且跳出「基本而必要」的思维,重新评估这件事对于人生的必要性。
压力也与我们为何要做某件事的动机有关,如果动机是出于「不得不」──除非我达成某种状态,否则就会发生不好的后果,或就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像是「没车没房的男人是个失败者」、「考不上研究所就别想找到好工作」这类的想法,就属于「不得不」的动机,如果生活中大部分是基于这类动机的人,不论成功与否,他的心理压力指数必然满点。
我们该如何面对压力?
如果我们可以把压力事件当做「机会」──可以带来某些学习或额外的收获,又或许根本不太在意结果,只是带着好奇心去经验与探索。在没有得失心与价值判断下,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做,就只是单纯的投入尝试中,以这种心态做事时,往往少了压力,多了惊喜。简单说来,赤子之心是压力的天敌,功利主义则是压力的好伴侣。
压力的因应方法有千百种,但不外乎有两大类:「解决问题」与「调适心情」,端视所面对的压力是何种类型而定。如果压力来源是可改变的,你需要的可能是增进工作能力、加强沟通技巧或寻找可用的资源,解决引发压力的问题后,压力自然随之解除。若非一时半刻能解决的事,就要聚焦于现阶段可行的改变,并时时提醒自己已取得的改善,合理的进度表能够大幅减轻心理压力。
如果压力的来源是不可抗力的天灾或失落,也就是基本上无法做些甚么去改变压力源时,你需要的就是调适心情。这并不意味着在难过时要强颜欢笑,或非得用「生气是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这类格言说服自己不要动气。相反的,调适心情比较采用顺势疗法,也就是难过时就找人诉苦、大哭一场,愤怒时可以打打枕头、透过体力活动宣泄压力,如果在不伤害他人与自己的前提下,允许情绪自然流动,身心会比较容易恢复平衡。
我们如何利用心理学增进人际沟通的品质?
我们如何利用心理学增进人际沟通的质量?增进沟通质量的第一步,是了解我们需要沟通的理由。试着找出生活中一个你想沟通的对象,问问自己「为什么我需要跟某某沟通?」。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