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反映沙利文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观点的代表作,对人际关系和人格成长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作者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认为人格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且认为人是一个充满着能量的系统,这种能量在性质上与物理学上的能量是一样的。当个人的人际关系失衡时,能量就积累而导致紧张,而能量的转化则可消除紧张。个人为了消除焦虑,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即自我系统。作者提出,个体人格发展可以划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早期、青年晚期、成年期或成熟期等阶段。作者还认为精神病治疗专家应该是人际关系专家,要与患者形成良好的关系,要将疾病的缓解和治愈看作是人格的成长,精神病院本质上是人格成长学校,而不是人格缺陷者的治愈场所。
本书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进行了的修正,在精神分析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目录
编者前言 /1?
引 言 /5?
第二章 定 义 /11?
第三章 公 设 /26?
第二部分 发展的新纪元 /39?
第四章 婴儿期:人之初 /41?
第五章 婴儿期:动力机制的概部分 /51?
第六章 婴儿期:动力机制的概念——第二部分 /73?
第七章 婴儿期:人际情境 /87?
第八章 作为一个人的婴儿 /105?
第九章 学习:经验的组织 /116?
第十章 自我系统的起始 /122?
第十一章 从婴儿期向童年期过渡:言语获得 /132?
第十二章 童年期 /143?
第十三章 恶意、憎恨和隔离技术 /154?
第十四章 从童年期进入少年时代 /164?
点赞 0举报收藏 0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