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寻、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盖得再严实,各种微动作、微反应、微表情也会悄悄地泄密。《微行为解读学》的目的,就是以“客观地观察”为指导原则,发现隐藏在人们的微行为背后的秘密,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轻松捕捉到他人各种日常小动作、小习惯、细微表情、随口而出的三言两语,从而轻松读懂身边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目录
PART1微行为会说话
--究竟哪些小动作出卖了你
1.你不说我也能知道
2.手语知多少
3.双足的小秘密
4.从步态观察人
5.站姿展现性格
6.看坐姿识秉性
7.隐藏自我与主动出击
PART2看透人心,你也可以
--小细节里有大学问,一分钟识人鉴人
1.察人入微,拒绝成为受伤的那个人
2.展示个性色彩的微动作
3.读懂他缓解压力的方式
4.嘴角上挑者多心胸宽广
5.从笔迹看社交能力的强弱
6.开场白不同,内心世界也不同
7.由点餐习惯分析决断力
8.从开车习惯洞察人的个性
PART3解读陌生人的微行为
--读懂他的行为语言,找到自己的知心好友
1.他为什么对狗比对人好
2.在自动扶梯上依旧匆匆前行
3.频繁改变形象的人,没有安全感
4.对你摇头的人也许想帮你
5.喜欢把手背在身后的人
6.做事有计划的人很成熟
7.乐于助人者就是你的伯乐
8.用力把烟头捻灭的人意志坚强
9.不要排斥对你说"不"的人
PART4解读朋友的微行为
--辨别品性,道不同,不相为谋
1.目光坚定就不会说谎吗
2.喜欢作势大笑的人很自负
3.伸出手五指并拢者不可交
4.喜欢对别人讲述不幸经历的人
5.拍打脑后部的人以利益为重
6."我是为你好",本质是为自己
7.点头哈腰的人
8.主动给别人斟酒的人
9.哪些人不适合交往
PART5解读同事的微行为
--问路不投石,营造六度人脉
1.初次会面,识别同事的性格特征
2.同事的眉毛也会说"悄悄话"
3.用手指敲击桌面的同事有意见
4.抓挠耳朵是同事在说心里话
5.拒绝接公司电话的同事
6.同事一边打电话一边画圆圈
7.说"很忙"不一定是真忙
8.脸上不在乎,也许心里在乎
9.办公桌让同事露出本性
PART6解读领导的微行为
--揣摩心意,力争上游
1.语言风格彰显领导修养
2.上司为啥在重要场合用手转笔
3.你的上司有多少自信呢
4.抬高右眉表示心生怀疑
5.跷二郎腿的上司在想啥
6.十指相互钳住意味着不满
7.单调地晃腿只是习惯吗
8.摘下眼镜往旁边一扔的上司很不悦
PART7解读下属的微行为
--探寻员工心态,成就团队
1.喜欢说"基本上……"的下属
2.低头耸肩的下属没信心
3.深度鞠躬是无言的反抗
4.走路沉稳的下属更务实
5.满嘴都是专业术语的下属
6.打电话记要点不是坏事
7.工会坐在哪里
8."摩拳擦掌"的下属干劲足
PART8解读客户的微行为
--了解客户思维,签单签到手软
1.你握住的是对方的内心世界
2.在谈话时闭眼睛的客户
3.脚尖踮起的客户很兴奋
4.怎么突然整理领带呢
5.抓摸下巴的客户在思考
6.嘴里说"不",瞳孔却放大
7.身体动作夸张的人能力如何
8.客户为啥双手摁住膝盖
9.观察客户的
摘要与插图
察人入微,拒绝成为受伤的那个人不管哪个人都不敢保证从降生人世的那天起,就不与人、社会发生纠葛,独来独往。那些所谓的爱恨情仇,都是在有了跟人的交往和纠葛之后才出现的。与人相处的时候,如何才能远离是是非非,让自己少受到伤害呢?
前两天听到一个初中同学说:“我再也不相信朋友啦,朋友靠谱!”初听这样一句满含沧桑的话,我感到十分惊诧。
问:“怎么有这种感慨。”
原来是朋友设计坑害了他,并且他差点因此倾家荡产,所以才会发出“我再也不相信朋友啦,朋友靠谱”的感慨。
这不仅让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帖子:昔日里一对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为了竞聘副处长一职,一位大姐竟然不顾多年的姐妹情谊,雇凶用硫酸将自己的姐妹毁成了一个连继续生活下去都有困难的人。案件被侦破后,受害方根本无法相信毁了自己一生的竟然是自己相交十多年的好姐妹。
如此来说,被朋友伤害过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对身边的人产生信任危机,是可以理解的。当一个人出于某种目的而伪装自己的时候,往往是不择手段的,而经过装饰后的人性自然变得更加难知。尤其生活在如此浮躁的当下,很多人都无法真正去信任别人。
俗话说:“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也是这样在为人处世的,他们觉得与人相处要的是一个“防”字。然而,就因为有这样的一种理念,人与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堵由人们自己建立起来的心墙,大家彼此之间你防着我、我防着你,随着冷漠与防备的增加,关爱与热情越来越稀少。
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确实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实现天下大同;人的性情和志趣同样千差万别,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成为朋友。对我们来说,有的人就像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各自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前进,既不会产生碰撞的火花,也不会产生感情的火花;而有的人却会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包括相知相携的贵人、互相掣肘的对手、相伴终身的爱人。
人要生活就离不开交友,在交友时免不了会感情用事,受情境的影响或迷惑,产生错觉,被朋友欺骗。这就需要我们有识人的本领。那如何才能分辨出我们身边的人呢?键的是分清跟我们交往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原初状态出现。
因工作的需要而必须与之相处的人,定位为一个工作伙伴即可,彼此之间需要的是合作上的默契与愉快,讲求的是那种实现配合的技巧,在情感方面不需要有过多纠葛。只要能愉快的合作,就没必要去在意是否志趣相投。彼此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在工作中存在着太多的利益冲突,一旦需要在利益面前有所抉择时,人自私的一面就会暴露出来。假如你在发生冲突之前就与之保持了适当的距离,那样你就不会因感情用事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就可以清醒冷静地作出判断和予以防范,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不至于受到伤害;否则,轻则会遭受情感方面的伤害,重则会遭受致命的一击。
东汉末年,管宁与华歆是一对不错的好朋友。后来,发生了两件小事,管宁决定与华歆割席分坐,断绝来往。一件是两人在锄地时,一块光灿灿的金子从地里露出来,管宁视而不见,继续挥锄劳作;华歆却心花怒放,拿着金子爱不释手。另外一件事就是他们在读书时,有一位威风凛凛的高官经过门外,管宁充耳不闻,继续埋头苦读;华歆却丢下书,满脸羡慕地跑去看热闹。待华歆看后回来,管宁已割席分坐了。
察人于微,从细微之处看出华歆的人生取向来,管宁的眼光确实不错,称得上有识人之能。
如此看来,有识人之明比处处提防他人要棋高一着。防人是一种被动的姿态,尽管能够让我们避免伤害,也是保险的法子,但却使我们变成背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