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视角研究 (多视角解读大学文化、校园文化,从图书馆办馆理念、馆训、馆徽带大家了解不同大学图书馆文化、精神文化,本书还有对阅读实践应用的介绍,很值得一读)

价格 36.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视角研究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作者:吴海峰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页数:225 印次: 1 ISBN号:9787534780394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视角研究》分为四大章,第一章“大学文化”从文化、中国文化到大学文化,层层递进,进而从大学的办学理念、校训等来解说大学精神文化。第二章“大学图书馆文化总论”为我们讲述了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以及中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发展。第三章“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从办馆理念、馆训、馆徽等来介绍大学图书馆文化、责任文化。第四章“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既为我们讲述了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元,又讲述了阅读的实际应用——阅读治疗。总之,《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视角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校园文化、阅读文化。

目录

目录第一章 大学文化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中国文化
 第三节 大学文化
 第四节 大学文化中的大学精神文化
 第五节 大学校园文化
 第六节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第二章 大学图书馆文化总论
 第一节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功能
 第三节 中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发展
第三章 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
 第一节 大学图书馆办馆理念
 第二节 大学图书馆馆训
 第三节 大学图书馆馆徽
 第四节 大学图书馆文化
 第五节 大学图书馆责任文化
第四章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
 第一节 阅读概说
 第二节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
 第三节 大学图书馆网络阅读文化
 第四节 大学图书馆阅读治疗的不同学科解读
 第五节 大学图书馆阅读治疗的方法
 第六节 大学生读者从众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
附:“三网融合”对图书馆利用版权资源和版权保护的影响
后 记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4.患者的解码
患者的解码属于第二次解码。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真正意义上对符号的解码,尽管在此之前,经过心理治疗师的介绍,患者已经间接地对符号的所指有所“先入为主”的理解。二次解码比第一次解码更显重要,因为这是真正治疗过程的开始,是对第一、二次编码效果的检验,因为心理治疗师的解码与二次编码在这之前属于“纸上谈兵”,只有这次及其以后“躬行”,才能验证其疗效。
(1)两次解码的不同
第一,解码人不同。心理治疗师是第一次解码人,并且身兼第二个编码者。第二次的解码人是患者,是心理治疗师的病人。
第二,解码目的各异。心理治疗师就是“李时珍”,解码就是在“尝遍百草”,其目的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寻找对症的“药物”。患者的解码是按照心理治疗师的“药方”服药,其解码目的是医治自己的病。
第三,解码时所持的心态有别。心理治疗师解码时心中牢记患者的病情特征,在众多的符号中寻找合、患者病情的“药物”,思考着将哪些“药物”进行组配才是的“药方”,设想患者服药后可能会有什么反应,这个过程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患者、二次解码者的心态各异:相信,一定能治病;试试,也许可以治病,表现出相当的疑惑。其心态必将影响行动,或迫不及待地解码,或半信半疑地试读。
(2)患者的解码可能出现的情景
第一,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与患者的解码其所指相吻合。这是想的情景。心理治疗师依据“药物”的药性所组配“药方”,在患者解码后都得到了正面的反应,符合原来的设想,实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例如:王××,男,大学生,自小不受家人的喜欢,所以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毫无价值的人。从此生活在阴霾中,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并着手制订痛苦少的自杀计划。心理治疗师根据其病情,在对多种符合解码的基础上,为他编码、组配了由多种符号组成的“药方”——阅读《生命的重建》《人性的弱点》《超越自卑》《拉自己一把》等一系列图书,要求写自解心结笔记。王××多次解码这些符号后,克服了自卑,走出抑郁的阴影。他在读后感中写道:以前,别人常说生活充满阳光,但我却感觉不到温暖,眼前总是一片阴暗,我一直活在阴霾中。这些读物,尤其是《生命的重建》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口,让阳光照进我的心田,使我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开始放下自己对人对己的偏见。我的境遇比《生命的重建》的主人公露易丝海不知要好多少倍,与她相比,我简直是上帝的宠儿。我没理由自轻自贱!这个例子,患者通过对符号的解码,所理解的符号所指与心理治疗师的设想实现了高度的吻合,与作品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类比二人的遭遇,思想得到了升华。心理治疗师和患者王××理解的符号(作品)所指,在激励人们自强、战胜自我、走出抑郁方面大于符号本身携带的所指,这也许是第一次编码的作者不曾料到的。但是符号(作品)本身携带的其他所指,可能没有得到解码,或者很少显示。主要是心理治疗师进行了割舍,患者也没有更多地自我关注。
第二,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与患者的解码其所指相离。心理治疗师依据“药物”的药性所组配“药方”,在患者解码后却出现相离情况,既有接受,又有排斥,治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例如,目前一些家长为治疗孩子迷恋校园小说而让他们阅读名著。作为已经对名著这些符号进行解码并进行了二次编码的家长,根据其对符号所指的理解,期望孩子对符号解码后达到的目的为名著中的英雄人物能够为孩子树立成长的榜样,名著中的人文关怀能够提升孩子的思想修养。孩子解码这些符号后,理解的所指与家长的期望相离。孩子们认为这些名著(符号)枯燥,越读越没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