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执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以佛教经典中的精华思想,对世间男女经常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书中分享了四大爱情路上必经的过程,
爱的路上烦恼多(爱情开始时的烦恼)、相爱容易,相处不容易(确认一起走下去的烦恼)、 让家成为幸福天堂(婚姻生活中的琐碎烦恼)、柴米油盐中的爱情交响曲(爱情与现实问题的矛盾烦恼) ,
用佛家的有益智慧开解爱情中的男女,门不当户不对也能成就好姻缘;拥抱距离美学,理解与你不一样的他;学会经营的婚姻才不是爱情的坟墓;当现实与理想存在落差,也能爱上不的他。
书中针对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男女之间到的感情困惑。用佛教经典中的精华思想,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让您对在爱情的路上,有了恍然大悟的通透领略。
目录
前 言 在佛经上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心向自己提出抗议,说:“你每天清晨起床,我这颗心就为你睁开眼睛,观看浮生百态;你想穿衣,我就为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沐浴,我就帮助你宽衣解带。我们的关系如同唇齿一般的密切,凡事你应该和我有个商量,但是一旦要学道,你却背个臭皮囊东奔西跑,忙碌向外攀缘寻找,而不知道内求于我,其实你所要追寻的道并不在其他的地方,道就在自己的心里啊!”有一句佛偈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的心是一座充满宝藏的灵山,储藏着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众生愚痴,不知道开采自性的宝藏,反而舍本逐末,向外寻找宝物。如何将心加以疏通,或者巧妙地表达出来,不至于蕴积成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每一种心识的生起都有它的原因,但是我们总是将我们的心与外界分开,认为心是心,事物是事物,产生了二元对待,于是便有了种种执着。在我们的观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有时甚至是不能相融的。通常我们认为心识的产生是因为外界的作用,认识的产生是因为物质的作用。从佛法的立场来看,心识的产生是因为各种条件的汇合,所以心识是缘起的。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在佛经上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心向自己提出抗议,说:“你每天清晨起床,我这颗心就为你睁开眼睛,观看浮生百态;你想穿衣,我就为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沐浴,我就帮助你宽衣解带。我们的关系如同唇齿一般的密切,凡事你应该和我有个商量,但是一旦要学道,你却背个臭皮囊东奔西跑,忙碌向外攀缘寻找,而不知道内求于我,其实你所要追寻的道并不在其他的地方,道就在自己的心里啊!”有一句佛偈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的心是一座充满宝藏的灵山,储藏着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众生愚痴,不知道开采自性的宝藏,反而舍本逐末,向外寻找宝物。如何将心加以疏通,或者巧妙地表达出来,不至于蕴积成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每一种心识的生起都有它的原因,但是我们总是将我们的心与外界分开,认为心是心,事物是事物,产生了二元对待,于是便有了种种执着。在我们的观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有时甚至是不能相融的。通常我们认为心识的产生是因为外界的作用,认识的产生是因为物质的作用。从佛法的立场来看,心识的产生是因为各种条件的汇合,所以心识是缘起的。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
佛学对
摘要与插图
门不当,户不对,也可以成就好姻缘生活:双方的差距太大,不被人看好。
修行:凡事只求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正如名字一样,罗翠是一个质朴的女孩。她出生于一个边远省份的偏僻村子,独自来到这座大城市打拼。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凭借着一股子泼辣的拼劲,做了很多不同的工作,超市理货员、饭店服务员、大楼的物业管理员……多种多样的工作让罗翠身上坚韧、灵活等品质不断得到发掘。在某个酒楼做服务员的时候,她出色的表现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那便是酒楼老板的儿子,刚刚留学回来继承家业的刘刚。
从未有过豪门梦的罗翠根本没有想过要和刘刚走到一起,当她从酒楼服务员被提升为领班,乃至大堂经理的时候,她都是本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由于刘刚和父亲的经营理念不能统一,他决定另立山头,他看中罗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灵活的处事方式,便热情邀请她参与到自己的项目中来。
获得老板的同意之后,罗翠来到这个新的酒楼辅佐刘刚。万事开头难,刘刚虽然雄心勃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处处都需要罗翠提醒。久而久之,随着新酒楼生意逐渐旺盛起来,刘刚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这个只有初中文化,却思维缜密、办事干练的女孩。当他终于向罗翠表露心迹时,罗翠却犹豫了。
在我的工作室里,罗翠不像其他人一样坐在沙发上,而是坚持坐在一把硬椅子上,她觉得软软的沙发会让人变得松懈,她需要让自己时刻打起精神。她反复说的一句话便是:“我们就像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人!”
在中国古代,门户观念是婚配之中入人心的准则之一。在大家看来,只有出身、门第相似的两个人,才能够缔结出幸福的婚姻。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古人的生活经验有密切的联系,人们通过千百年的观察和总结,从为子女幸福着想的角度出发,才归纳出了这么一条规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初衷并不是为了制造不幸。而现代社会之中,这条婚配准则依然流传着,在社会形态发生天翻地覆变革的今天,它依然可信吗?
证悟禅师的座下有三个弟子,他们都是凭借着出色的悟性而获得了禅师亲授佛法的机会的。有一天,证悟禅师将这三个人叫到了身边,拿出了自己写的一句诗问他们:“你们学习佛法已经很久了,现在就轮流来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吧。”
三个弟子上前一看,证悟禅师所写的是:“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禅师问:“为什么 ‘不淋一人 ’呢?你们各自说出一个理由来吧。”
第一个弟子稽道:“依弟子看来,有两个人走在雨中,却有一个人没有淋到雨,必然是因为有一个人穿了雨衣,另一个人没有穿的缘故。”
对于这个解释,禅师不置可否,转头问第二个弟子:“你觉得呢?”
第二个弟子想了想说:“我觉得师兄所言差矣,师父的诗中必然是有深意的,答案肯定不会这么简单。有两个人在雨中行走,雨却只淋湿了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莫非这是一场局部阵雨,雨只下到了一边,而另一边是晴朗的,所以另一个人才没有被淋湿?”
证悟禅师听了第二个弟子的话,依旧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继续问第三个弟子的看法。
第三个弟子看到两位师兄的答案都未能让师父满意,便踌躇满志地说:“两位师兄所说的固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稍微显得有点牵强。穿雨衣的说法太平常,而局部下雨的说法也很荒谬,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生活经验。在下雨的时候,行走在路上的人总是会寻找可以避雨的屋檐,我想另一个人肯定是走在屋檐下,所以才不会被雨淋湿。”
三个弟子都认为自己说的有道理,等着证悟禅师说出的答案,但是禅师却没有对任何一个人的答案表示赞同,他只是微笑着说:“今天这个题目只是为了考验你们对于佛法的参悟,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