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基础研究》主要考察价值追求对传统证据制度形成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价值有发现真实、维护伦理、注重司法效率、追求无讼、重视生命、体现仁政、维护等级特权等方面。其中发现真实是证据制度的本价值。受发现真实价值的影响,中国传统证据制度呈现这样一些特征:注重通过考察受讯人的辞、色、气、耳、目五个方面表现来判断案情;主张以证据与情理相结合作为发现案件真实的手段;在事实认定上强调证据与口供结合但以证据为主;对于特殊案件如被告人不得刑讯的案件主张以众证定罪;在当事人与证人可以刑讯的案件中则主张控制刑讯的数量及严厉程度以避免受讯人诬服;倡导狱贵初情,强调在案发之初认真调查证据是尸体勘验应即时进行,以及在证据采信时优先采信调查在先的证据;对于疑罪案件强调应努力调查以图发现真实,避免以疑罪结案;甚至在在观念与实践中鼓励司法者采用谲审,即欺诈性审理方式;在重视人证的情况下,惩罚诉讼中的伪证者以保证证据的真实可靠。上述特征有的在立法中有规定,在实践中亦受到重视;有的只在实践中出现,在立法中并无依据。如欺诈性审理方式因与司法者作为道德者的身份不符而从未入法,但在理论中却不断有人探讨,实践中亦有大量案例。可见司法者比立法者更加强调案件真实的发现。
目录
上篇:发现真实价值对中国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
第一章 五声听讼()
第一节 五听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五听的制度规范()
第三节 五听的实践()
第二章 情证折狱()
第一节 概念的梳理()
第二节 情证折狱理想的演进()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的情证折狱()
第四节 情证折狱与相关诉讼手段的关系()
第三章 证据裁判()
第一节 刑事判决的事实依据——以证为主到证供一致()
第二节 民事判决的事实依据——以证为主()
第三节 中国古代事实认定模式的特点及成因()
第四章 众证定罪()
第一节 唐律“据众证定罪”制度及其源流()
第二节 众证定罪的价值及实践效果()
第三节 众证定罪的地位及成因()
第五章 有限刑讯()
第一节 刑讯的合法性()
第二节 刑讯的有限性()
第三节 实践中刑讯的合法与非法()
第六章 狱贵初情()
第一节 “狱贵初情”观念的演进()
第二节 “狱贵初情”对制度与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狱贵初情”的异化()
第七章 疑罪必审()
第一节 不承认疑罪的观念()
第二节 不承认疑罪的制度规制()
第三节 实践中的应对()
第四节 疑罪必审的哲学基础()
第八章 欺诈审理()
第一节 欺诈审理的理论探讨与立法规定()
第二节 欺诈审理的司法实践()
第三节 欺诈审理的条件与意义()
第九章 伪证防治()
第一节 伪证的泛滥及成因()
第二节 制度的规制()
第三节 实践中的对策()
下篇:其他价值对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
第十章 家族伦理()
第一节 古代证据立法对家族伦理的维护()
第二节 司法理论中维护家族伦理的观点()
第三节 司法实践维护伦理的做法()
第十一章 施行仁政()
第一节 追求仁政对取证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追求仁政对事实认定的影响()
第十二章 追求无讼()
第一节 以证据为手段控制案件受理()
第二节 强调认定事实的证据能服当事人之心()
第三节 无讼追求的深层动机及对证据制度的影响()
第十三章 司法效率()
第一节 降低证据活动的成本()
第二节 降低结案的事实标准()
第三节 司法效率追求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章 重视生命()
第一节 对生命重视的理念()
第二节 重视生命对证据立法的影响()
第三节 重视生命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第十五章 等级秩序()
第一节 维护特权者地位的理论()
第二节 维护等级秩序的证据立法()
第三节 维护等级秩序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第十六章 价值权衡()
第一节 价值共存时的兼容()
第二节 价值冲突时的取舍与平衡()
第三节 影响价值取舍与平衡的因素()
结 语()
参考书目()
摘要与插图
法治昌明离不开法学兴盛,法学兴盛离不开法律学人的砥砺前行。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文库即是浙江财经大学法律人耕耘于法学领域成果的结晶。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2年, 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4个硕士学位点;学院法学研究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法学专业教师33人,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5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
学院坚持实施科研强院战略,鼓励教师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整体学术水平有较快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2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8项。教师先后在《法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管理世界》、《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和转载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了专著和各类教材近40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类科研成果奖30余项。
为展现浙江财经大学法律学人在法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取得的成果,扩大学术影响,助力法学人才的成长。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与法律出版社协商一致,设立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文库出版项目,集中出版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专著类学术成果。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与法律出版社本着鼓励学术创新、打造学术精品的追求,对申报列入文库出版计划的书稿精心选择,潜心打磨,以期展现浙江财经大学法律学人研究的水准。
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周敦颐亦言:文以载道。我国的法治建设方兴未艾。弘法治之道在法律人,法律人弘道在法学论著。期盼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文库的出版能够为浙江财经大学法律人弘扬法治之道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