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华法治论衡(第17辑):宪制与制宪(上)》旨在研究近现代中国宪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前沿问题,并对其主要领域和层面进行反思、总结、梳理与探索,既有理论评析,又有历史考察。作者既有宪法领域学者,又有学界中坚新锐。诸君平实言理,从容著文,注重理论而关切实际,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清华法治论衡(第17辑):宪制与制宪(上)》有助于我们全面反思中国宪法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应对宪法建设、依法治国等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理论和信息。对于中国的法治建构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适合法学、政治学与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对政府官员和关心宪法与法治改革的社会各界人士,亦有重要价值。
目录
卷语
中国宪法学的挑战和机遇
原宪
主题文章
道统、儒家与宪法秩序
宪政、宪政资源与宪政时刻
孙中山、“五五宪草”与“中华民国宪法”之制定
“失败的遗产”之宪政悖论解读——国家建构视野下的清末民初地方自治
英美宪政的近代中国之旅——反思从戊戌变法到“四六宪法”的宪政认知与实践
民初私拟宪法草案初步研究——以总统解散权之争为核心的展开
“五四宪法”文本中“司法”的缺失及其影响
中国宪法的制度改进与路径选择
大国宪政的异数:比较视野中的“八二宪法”及中国宪政转型
个人主义视域中“八二宪法”修改的宪政理念之嬗变
政治宪法学的得失
龚祥瑞宪政思想研究
域外法音
宪政主义:意识形态与演变
自由的宪法与国家的宪法:评《宪政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演变》
法治纵论
现代国家、国家理性与政治决断——基于系统理论的概念重构
公民不服从:不仅仅是权利——德沃金“公民不服从”思想解析
编后记
摘要与插图
更进一步讲,“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政治、知识精英,一直在对中国的国家建设进行持续不懈的求索和努力,而且他们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自觉”,也就是说,20世纪中国宪政史中所面临的一个中心主题,即是“建国”,虽然我们常常因此而认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是背离了宪政“限政”之初衷,但其实在西方政治发展和法政学说长河中,“建国”又何尝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主题?因此,如果我们从国家建构(“建国”)这一视野出发,或许就会对清末民初地方自治风潮中看似不可理解的一些宪政悖论有着更为妥帖的理解。在清末地方自治风潮中,尽管朝野上下对地方的理解不无差异,但多将地方自治视为凝聚民力、塑造政治认同,加强国家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进而将地方自治视为实现宪政的要任务。如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奏《在英考察大概情形暨赴法日期折》时就指出:“至其一国精神所在,虽在海军之强盛,商业之经营,而其实在于地方自治之完备……以地方之人,行地方之事,故条规严密,而民不嫌苛,以地方之财,供地方之用,故征敛繁多,而民不生怨”,即认为西方国力强盛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军事、商业等因素,而和其地方自治制度能熟悉民情、积聚民力有关。工部左侍郞、江苏学政唐景崇在<奏请预备立宪大要四条折》中也提出:“一日地方自治政策,所以培成立宪基础,乃今日注重者也。查东西各国商业之发达、制造之精巧,……无不秩然有序,进步文明,何哉,唯其民间富于地方自治力尔,”即通过实行地方自治,可以充分挖掘民力,也正因为如此,“我皇太后、皇上仿行宪政,亦必以地方自治为根基”。……